在我们的印象中,Sonos的音响产品都比较大。尤其是专注室内音响的产品,不用便携这个词。
甚至对于第一次打出“便携性”旗号的Sonos Move,我们都认为只有便携性才能属于“有车一族”。
今天Roam SL用了“超便携”这个形容词。说实话,我一开始还是会想到Move的那种“便携”,但是当我把产品拿在手里的时候,我发现Sonos确实做了一款真正的可以带走的便携音响产品。
这次是真的,便携的
Sonos Roam SL的包装盒由100%可持续纸张制成,并采用了一种新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墨水量,不含一次性塑料。
或许是为了响应“环保”的号召,Sonos Roam SL并没有在包装盒内提供电源适配器,而是提供了90度的USB-A转USB-C连接线。USB-C接口一端采用90度直角弯折设计。
与3KG的Sonos Move和1.76Kg的Sonos One SL相比,Roam SL真的只是一个“小家伙”,名副其实的超便携。
和其他 Sonos 产品类似,Roam SL 提供了暗影黑和月光白两种颜色,我们手中便是暗色调的暗影黑配色。
和其他Sonos产品类似,Roam SL提供了暗影黑和月光白两种颜色,我们手里有一个暗影黑的配色。
Roam SL继承了SONOS的极简设计风格。乍一看,机身正面只有Sonos的白色logo,机身其余部分被滤音器覆盖。
Roam SL引入圆角三角形设计。相比传统的圆柱形设计,这种设计一方面使其能够被巧妙地收纳在各种珍贵的角落空或者随身携带,另一方面也能带来更舒适的握感。
三个媒体控制按钮均集中在机身顶部的平面,可以调节音量大小和播放控制。
三个媒体控制键都集中在机身顶部的平面上,可以调节音量和播放控制。
既然要带出门,那么 Sonos Roam SL 理所当然地具备了 IP67 的防尘防水等级,即便 USB-C 接口为开放式设计也能实现全面的防水防尘,短时间地浸泡在水中或是直接用清水去清洗音响也不成问题。
既然要拿出来,Sonos Roam SL自然有IP67的防尘防水等级。即使USB-C接口打开,也能做到全面防水防尘,短时间泡水或者直接用清水清洗音响都不是问题。
而且两侧的硅胶盖也提供了一定的防摔防震效果,可以放心地直接将它放在背包然后带到户外使用。
而且两侧的硅胶套也提供了一定的抗摔防震效果,可以放心的直接放在背包里,带到户外。
Sonos Roam SL 应该是 Sonos 第二款内置电池的音响产品。根据官方所述,Roam SL 单次充电就可以提供长达 10 小时的连续播放能力。在实际体验中也的确没有遇到任何因续航而出现而焦虑情况。
Sonos Roam SL应该是Sonos第二款内置电池的音频产品。根据官方的说法,Roam SL一次充电可以提供长达10小时的连续播放。在实际体验中,我并没有遇到任何因为续航而产生的焦虑。
值得留意的是,Roam SL 除了可以通过背面的 USB-C 接口来进行有线充电(15W)之外,还支持 Qi 无线充电协议,将音响竖直放置在 Qi 无线充电板上就可以实现无线充电。
值得注意的是,Roam SL不仅可以通过背面的USB-C接口进行有线充电(15W),还支持Qi无线充电协议,将音响垂直放置在Qi无线充电板上即可实现。
当然,官方也推出了可供消费者自行选购的「定制磁性无线充电器」,它就像是一个底座可以与 Roam SL 的三角形底部完美贴合。而且音响包装里缺少的电源适配器,我们可以从选购的定制无线充电器里找到。
当然,官方也推出了“定制磁性无线充电器”供消费者选择,它就像一个底座,可以与Roam SL的三角形底部完美贴合。此外,音频包中缺失的电源适配器可以在可选的定制无线充电器中找到。
定制无线充电器的表面具有磁性吸引力。当音响轻轻放在上面,它会自动吸引到最合适的位置,优雅从容地放在桌面上,为漫游SL供电。
远远看去,还挺顺眼的。
蓝牙+WiFi双模连接,Sonos系统的蓝牙“钥匙”。
Roam SL应该是Sonos继Move之后第二款具备蓝牙连接功能的音响产品。
对于 Roam 来说,添加蓝牙是必须的。因为这款音箱除了应用于室内场景,还要准备好面对室外的挑战。毕竟在户外是很难利用 WiFi 网络来完成音乐播放的,使用蓝牙连接的话,可以应对的场景会变多,同时也更符合用户的使用直觉。
蓝牙部分支持蓝牙 5.0 协议,通过实体按钮就可以进入到配对模式,然后从手机等设备中连上 Roam SL。对于漫游,需要添加蓝牙。因为这款音箱不仅用于室内场景,也随时准备面对室外的挑战。毕竟在户外使用WiFi网络播放音乐很难。有了蓝牙连接,可以处理更多的场景,对用户来说更直观。
蓝牙部分支持蓝牙5.0协议。可以通过物理按键进入配对模式,然后从手机等设备连接Roam SL。
当然,Sonos怎么能放过自己最好的WiFi流媒体呢?
换句话说,Roam SL可以看作是一个“蓝牙接收器”。我们可以通过无线蓝牙将音乐传输给Roam SL,然后Roam SL从蓝牙接收到的音源可以通过WiFi网络传输给群内的其他Sonos音响,让他们播放蓝牙音源,这就让Sonos系统变相的“蓝牙”了。
虽然 Sonos 在 WiFi 流式玩出了很多花样,但在蓝牙连接方面还是比较传统,目前 Roam SL 还不支持蓝牙多设备连接组队的功能,要多设备互联还是得借助 WiFi。
虽然Sonos在WiFi流媒体方面玩了不少花样,但是在蓝牙连接方面还是比较传统的。目前Roam SL不支持蓝牙多设备连接组队功能,需要使用WiFi连接多台设备。
另一方面,就像一个和一个SL的关系一样,带SL后缀的RoamSL也不支持语音助手的功能。这里的SL其实是Speedless的缩写。
但考虑到这款单一机型仅在中国大陆市场全球首发,估计短时间内无法获得语音助手的功能升级。
便携和移动声音的音调
Roam SL的语音和它的方便移动很像。
Sonos为其增加了充满活力的声音,通过新设计的赛道低音炮,Sonos Roam SL可以在合适的音量模式下感受到其充满活力的力量。鼓有一定的爆发力,也能恢复一些弹性。
可惜的是鼓偶尔会结束的短一点,听起来也有点生硬,不过和Soundlink mini这样的老牌相比,Sonos Roam SL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
声音走向虽然活泼了不少,但我们依然能察觉出 Sonos 惯有的冷调表现,声线相对均衡。
虽然声音趋势活泼,但我们还是能察觉到Sonos一贯的冷音表现,声线比较平衡。
论最大音量,Sonos Roam SL和Sonos Move自然会有一定差距。但是为了这个小小的机身,我觉得有这样的表现已经足够了,它发出的音量其实已经超出了这个音量的预期。
但在体验中,我们也发现Sonos Roam SL并不适合在最大音量下播放。如果音量稍微大一点,环境低频会变得很闷,失真会变得很明显。虽然没有出现“尖叫”的情况,但是在高音量的环境下出来的声音并不是那么舒服,所以只要你不是在高奏,建议控制Sonos Roam SL的音量,以获得更好的音质。
但在发布会上,我们似乎发现了一些有效的信息,选择在双十一前夕发布新品,不排除会为电商购物节的促销带来更优惠的销售政策。如何调整,官方没有说法。
Sonos 中国在线上发布会也分享了他们推出这款产品的初衷,他们说仅在中国,去年就有近 1.7 亿的泛户外人群,进行包括露营在内的户外活动。泛户外的消费人群得以在近两年快速增长,成为了 Sonos 推出便携音响产品的其中一个契机。
Sonos中国线上发布会也分享了他们推出这款产品的初衷。他们表示,仅在中国,去年就有近1.7亿户外人士从事包括露营在内的户外活动。近两年户外消费者的快速增长,成为Sonos推出便携音响产品的契机之一。
Move 是 Sonos 从室内走向室外的第一步,而 Roam SL,则是 Sonos 想寻求突破和开放的产物。正如 Sonos 自己所言,Sonos 是一家声音体验公司。以前这种声音体验仅存在于 WiFi 网络覆盖的室内,如今终于可以面向更多元化的使用场景,让空间不再成为限制。
Move是Sonos从室内走向室外的第一步,Roam SL则是Sonos渴望突破和开放的产物。正如Sonos自己所说,Sonos是一家声音体验公司。以前这种声音体验只存在于WiFi网络覆盖的室内,现在终于可以面对更多样化的使用场景,让空不再是限制。
Roam的出现也印证了我们在Move Experience那篇文章中的猜想,是正确的。我觉得我现在可以再说一遍:
未来Sonos可能会推出更多不同定位的产品,既能满足互联网的音频需求,又能便携。
当然,Sonos不会放弃他们最优秀的室内音响,会继续推广室内音响产品,但很显然,注重便携性的室外产品会接踵而至,会推出更多在室内音响方面获得的优秀体验,这是相当令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