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生态刚出现的时候,2015 -2016年的厂商曾经认为智能门锁是一个“智能入口”。人无论回家还是离开,都要经过这个锁才能和智能交互。时间过去了,但没想到,玩入口的不是门锁,而是以萧艾同学和天猫精灵为代表的智能音箱。由于其语音交互和家庭联动体验,用户接受不用手就能控制的智能概念。
被寄予厚望的门锁,躲不过手动开锁的繁琐。还有很多家庭是老人的指纹磨损,孩子的指纹没有成型,所以指纹识别的准确率不高,让他们有智障的印象。
然而,这种情况正在改变。这两年TCL推出了人脸识别门锁,实现了不用手开门,识别不限人的智能体验。
没有感觉是流畅的,智能家居的解锁方式也变了。
人脸解锁并不新鲜,但智能门锁使用的3D结构光方案却是新鲜事物。早在2017年9月发布的iPhone X是第一款成熟应用3D刷脸并使其不敏感的产品。
然后国内厂商OPPO也在旗舰机Find X上使用了这种解锁方式。OPPO引入的技术来自奥比中光,零操作,流畅的交互体验,让Find X至今保留着“安卓阵营第一3D结构光技术接近iPhone XS终端”的赞誉。
近年来,结构光逐渐成熟,TCL赋予了奥比中光智能家居场景新的想象空间。
用人脸解锁,给用户最直观的体验就是“解放双手”。
省略了之前按指纹的步骤,用户只要走到门口就可以自动开锁,识别过程不到1.2秒。锁好门之后,就不需要再锁了。门在关闭10秒后自动锁上。这种“解放”在你不能动手开门的场景下就更有必要了。这种从进门到锁门的无感体验,更符合用户对智能的期待。
门锁作为家庭的入口,也需要具备强大的安全功能,这也是TCL选择携手欧比中广的原因。与一些宣传人脸识别、实际通过拍照验证的门锁不同,3D结构光识别获取的是三维点信息,更细致地捕捉人体生物特征。
图像识别的硬件只需要红外摄像头拍摄照片,然后用算法识别图像来判断解锁。相比之下,3D结构光识别的模块和算法更加复杂。在TCL X7S的前面板,我们看到三种人像捕捉模块:激光散斑投影仪、红外补光灯、红外摄像头。
用户解锁时,红外补光灯照亮面部拍照,散斑投影仪向面部发射约3万个红外点,形成人脸模型。然后通过事先固化在芯片中的识别算法,将2D的照片与3D人脸模型进行比对,从而规避了橡胶面具等非活体物体被伪造的风险。
安全级别和手机人脸识别一样,TCL X7S达到金融支付级别。该验证算法的安全性通过了体内BCTC和比较算法的双重认证。
基于以上,我们再来看看结构光技术的智能门锁。从操作层面来说,用户几乎可以不用手就能顺利进门。从技术层面解决了门锁占据物理入口位置所必须的强安全功能。最后一层是不挑用户的普遍性。
门锁在家庭使用环境中属于公共物品,开锁环境不是一个人的专属,需要在识别范围内兼顾老幼。
在人类的生物特征中,人脸属性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个体差异性。老人小孩几年都不会轻易改变五官。对应解锁,结构光识别不挑用户,老少皆可解锁。一个人脸信息条目可以持续很多年。
但是,在这里证明结构光技术的优势,并不是要完全否定指纹解锁。指纹解锁和NFC卡作为最流行的门锁解锁方式,已经成为大多数用户的习惯。其中不乏我们反复引用的老人和孩子。毕竟在新技术迭代阶段,他们才是更需要学习过渡的人。一个习惯一时半会儿很难改变,需要其他的解决方法来补救。
所以在X7S智能门锁上,依然有指纹识别、密码输入、NFC开锁等六种开锁方式。
同时家庭成员身高不同,人脸识别身高可以从1.35米到2米。正是这种不挑用户的简单操作,更容易打动消费者,为这款产品做铺垫,降低用户的接受门槛。
门锁安全,用户需要无差别可视化。
除了门锁本身的安全性,智能门锁还需要照顾到操作层面的安全风险。TCL选择将可见的安全进行到底。除了上面说的3D结构光,还有门锁预装的电子猫眼远程监控,内屏直观显示门外动态。
带电子猫眼的智能门锁也成为了市场上千元价位智能门锁的必备功能。不得不说,在“为参观者开门”这件事上,电子猫眼确实增加了安全防护。
有人来家里拜访,只有两种情况:有人在家或者没人在家。
回想我们遇到的第一种情况,有人站在门口拜访你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我们有先看一眼猫眼,再开门见客的习惯。带电子猫眼的门锁可以简化这个过程。忙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手机APP推送看到来访者是谁。懒得走到门口,也可以直接用手机开锁。
对于家中不方便使用手机的老人和小孩,TCL X7S智能门锁提供了全新的视觉方案:门外有广角猫眼记录来访者的动作,门内有IPS屏幕显示实时动态,一目了然。
孩子一个人在家,有访客。在开门之前,你可以在这个屏幕上知道谁来了。同时,门锁会将人在门口停留的图像和视频同步到云端,让大人在收到手机通知后就能知道门前的情况,相当于双保险。
IPS屏幕的成像足够清晰,满足安全要求,屏幕大小约为手机屏幕大小的一半,视力稍差的老人也能看清楚。
同样,在人不在家的第二种情况下,用户除了像上述场景一样接收手机APP推送的提醒信息外,还可以远程开门处理一些临时情况。比如让邻居进来帮忙喂猫,家政阿姨进来打扫卫生,朋友进来帮忙拿东西等等。,可以在确认安全的基础上解决生活困扰。
解决技术也是提升服务的最后一步。
市面上3D结构光的门锁主要是“自动锁”。锁体结构相对复杂,对锁眼和门缝的要求较高。因此,购买锁具并提供完善的后续安装调试服务是非常必要的。毕竟在接触一个新科技产品的时候,相关的准备过程是否麻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的好感度。
目前已经体验了智能家居的售后服务。除了小米之家完善的服务体系,我们还要站在资历更深的国产科技品牌上。TCL的售后服务网络是自建的,也是智能锁行业唯一有自己服务的品牌。资料显示,中国有2个呼叫中心,26个服务办公室,20000+服务网点,60000+专业售后工程师,国内覆盖率超过90%。
也就是说,即使是生活在农村的用户,也可以无障碍地体验安装服务。
走出城市和年轻人的圈子,平等对待服务,才能赢得足够关心用户的好口碑。这也是曾经专注于一二线城市和年轻人的小米之家和Suning.cn逐渐布局下沉市场的原因。
相比售后外包,自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很难达到的。所以2020年5月TCL第一次服务升级后,订单免计量,7步改为0步。今年6月第二次升级后,全国服务点还免除了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扩孔”费用,同时使远程上门拜访免费。
或许从用户的感知来看,TCL等传统科技品牌在“智能化”的步伐上并没有那么快,但即使起步较晚,也不会影响产品智能化转型的速度。作为一个40年的科技品牌,TCL在上游产品供应链的成熟和下游渠道的扎实,使得智能门锁的服务转型在市场上更加活跃。一站式服务体系也可以拓宽用户接受新产品的容忍度。
赛道新开工,智能门锁重夺“入口”布局。
3D结构光门锁不仅创新了开锁方式,而且在满足我们对门锁安全性要求的同时,优化了更加舒适便捷的开锁体验。还有摄像头硬件的进步,AI算法的突破,5G网络的逐步普及,也在为结构光门锁的普及和成本降低做铺垫。
在此基础上,匹配后端服务。在用户可以尝到甜头并愿意接受的环境下,其他门锁厂商看到3D人脸识别的潜力,也会更愿意参与到这个新赛道中来。在技术和硬件层面继续优化产品,在价格层面拿出更能让消费者接受的结果。
站在智能家居入口的高点看智能门锁也是家居硬件。智能门锁和其他带屏幕的“入口”的区别在于,家里安装锁是刚需,但不一定要有屏幕设备。
TCL也是瞄准了这个智能生态“入口刚需”的机会。自2016年5月开始布局智能家居,2017年TCL推出Wi-Fi联网智能锁,2020年前瞻性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推出K6X智能门锁。今年的X7S智能门锁革新了人脸识别技术,为门锁增加了安全级别和识别精度更高的3D结构光。
在科技领域40年的实力也帮助TCL在智能门锁行业突围。在JD.COM刚刚开始的双11开幕式上,TCL智能门锁在开售一小时后就位列智能锁品牌榜前三,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137.9%。
回顾一个“入口”智能音箱的兴起,无非是随着语音交互技术的发展、智能生态市场的出现以及厂商降低成本、升级产品而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也落地到了百变智能门锁上,3D结构光的技术更新打开了新局面。跨界巨头和互联网加科技品牌也在投入创新这个产品,下一步只等用户接受度和市场开花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