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大模型上车」,年底发50万以上最好电车

访客 新能源 1.7K+

理想:「大模型上车」,年底发50万以上最好电车

“迟到”的理想使用最好的电池技术。

6月17日,李不仅宣布第40万辆车量产下线,还展示了高压纯电、智能空室、智能驾驶等最新科技进展。与之前由董事长李和CEO李想主持的发布会不同,本次发布会由李商务副总裁刘杰主持,三位高管介绍了公司的最新技术成果。

李的这场发布会更像是一场科技产品发布会,与苹果、华为等公司的发布会没有本质区别。

在这次大会上,李主要介绍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况:

首先,理想自研的800V充电平台将搭配5C电芯,未来可实现充电9分半,续航400km,充电22分钟,续航600km的目标。 其次,在智能方面,理想汽车采用了大模型算法,自研了Mind GPT,并将AI技术引入到车机「理想同学」中。 第三,理想汽车凭借BEV鸟瞰算法+自研的NPN算法,TIN网络判定红绿灯,Occupancy算法打造出无图的城市NOA功能。此外,理想还带来了更为实用的通勤NOA,实现上下班通勤路线的「自动驾驶」。 最后,理想汽车宣布,其超级旗舰MPV车型将于今年年底发布,定名为「理想MEGA」。

本次发布会与今年4月上海车展发布的“双能源战略”遥相呼应。李将在“智”和“电”上全力以赴。“智能”方面,第二季度将推出AD Max 3.0理想城市的NOA导航辅助驾驶,年底前完成100个城市的落地推送;在“电能”方面,李推出800V超充纯电解决方案,正式进入“增程电”与“高压纯电”齐头并进的新阶段。

大模型加速“上车”

随着ChatGPT实现能力和图灵测试的出现,自动驾驶被认为是下一个可能的突破。北京致远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甚至预言,三年内可以实现高水平的自动驾驶。

目前业内很多公司都在探索“上车大模式”,但大多还停留在PPT阶段。

然而,李是第一批将大型模型搬上火车的原始设备制造商之一。在最近的理想家庭科技日发布会上,李带来了车机的理想同学升级版。核心是希望新理想同学能主动感知环境,像人一样感知人;像人一样学习、认知、推理、记忆,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表达和互动。

理想:「大模型上车」,年底发50万以上最好电车

李智能驾驶舱技术架构|官方微博

这背后很重要的一点是理想的自研心智GPT,它不仅控制汽车,还具有讲故事、儿童百科制作、行程规划、智能诊断、复杂任务理解等功能。

据介绍,Mind GPT使用了1.3万亿token进行基础模型训练,几十TB的原始训练数据经过精心筛选和去重,相当于高质量人类知识的总和。

除了智能驾驶舱,李在智能驾驶方面也备受关注,尤其是备受期待的无地图方案。发布会上,李发布了不依赖高精地图的产品,成为本次发布会的亮点之一。

NOA的意思是自动导航。开启NOA后,驾驶员只需在导航中设置起点和终点,汽车就能自行到达终点。

理想:「大模型上车」,年底发50万以上最好电车

李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鹏介绍城市进展|直播截图

李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鹏表示,理想城市有两大法宝可以摆脱高精地图:NPN特征网和TIN网。这两种技术支持的BEV网络性能更加完善和稳定。

目前理想已经实现了无地图的城市导航驾驶对感知的高需求,而BEV由于感知距离近,将难以解决一些大型路口的实时绘制。所以用Ideality和清华开发的NPN来提取复杂的相交特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利用TIN网络解决国内复杂的红绿灯。

在云计算能力方面,李目前拥有1200PFLOPS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几千块GPU卡,使得李在智能驾驶领域处于第一梯队。

此前,特斯拉着手打造自己的AI计算中心& mdash& mdashDojo,共使用了14000个NVIDIA GPUs来训练AI模型;国内方面,2022年8月,Xpeng Motors与阿里云共建智能计算中心“傅玄”,计算能力规模达到600PFLOPS。

在落地方面,李将于6月在京沪两地开启内测,早鸟用户可在城市率先使用功能。下半年还将开通通勤NOA功能和城市更多NOA地区。

理想:「大模型上车」,年底发50万以上最好电车

理想通勤NOA |官方微博

除了NOA这座城市,理想还带来了一个彩蛋& mdash& mdash通勤NOA,车主可以自己“训练”车,相对简单的路线一周内即可完成激活;更复杂的航线预计需要2-3周才能完成培训。据估计,通勤NOA可以覆盖理想车主95%以上的通勤场景。

在演示视频中,理想的员工花了三周时间训练他的通勤路线。

这有点类似于XNGP在小鹏的通勤模式。据小鹏介绍,通勤模式可以为任何城市的用户推送通勤和高频出行的路线。

50万纯电动MPV,继续爆款?

除了智能,李在电力能源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在“双能源”战略。

理想:「大模型上车」,年底发50万以上最好电车

官方微博

在发布会上,李介绍了自主研发的800V高压纯电动平台,并将量产5C纯电车。同时,Ideality还对电池进行了系统层面的优化,充分利用电池最高5C的充电速率,实现了充电仅需9分30秒,即可行驶400公里。这个充电速度和续航里程的表现相当出色,基本满足了现阶段消费者的快充需求。

目前在充电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大电流模式和以传统高端代工车型为代表的800V车载电压平台模式成为最主流的充电竞争路线。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充电平台基本都采用小电流高电压的模式。从现代、起亚等国际汽车巨头到比亚迪、长城、广汽、小鹏等国内主机厂,800V平台已经推出或计划推出。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已推出或确认推出800V系统的汽车品牌超过20个。

虽然800V车载电压平台是未来发展趋势,但由于成本、基础设施配电能力、高峰分流等问题,目前数量非常有限。因此,李自己开发、建设和运营了5C超级充电网络。今年年底将建成300多个超级充电站,2025年将建成3000多个。

理想:「大模型上车」,年底发50万以上最好电车

自动充电设备理想发布|现场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李还发布了一款自动充电装置。通过视觉识别,充电机器人可以自动插枪充电,无需下车,充电后自动结算并驶出。

这和特斯拉之前的想法有些类似。早在2015年,马斯克就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正在开发一款类似于金属蛇的充电器,并适应目前所有的Model S车型。

2020年,马斯克在回答一位推特粉丝的提问时,证实了特斯拉并没有放弃机器蛇充电概念的计划。它可以准确地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接口,涉及的技术类似于无人驾驶。

理想:「大模型上车」,年底发50万以上最好电车

理想情况下,首款纯电动汽车将命名为“理想Mega”|官方微博。

发布会最后,李宣布旗下首款纯电动汽车及其理想超级旗舰正式命名为“理想MEGA”,将于今年年底发布,力争成为销量超过50万元的主导产品。

李商务副总裁刘杰表示,“我们有信心成为50万元以上销量最大的产品,无论能源形态还是车身形态,打破高端纯电动汽车不能爆款的传统认知。」

理想:「大模型上车」,年底发50万以上最好电车

理想的大型测试车辆|汽车之家

据悉,理想MEGA是此前代号为“W01”的旗舰机型。日前,该款车型的简介手稿在网上曝光,李CEO李想转发并回应称,该款车型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鲸鱼。

在最近的发布会上,李表现出越来越像一家AI公司,而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的趋势。发布会上提到最多的词是“AI”、“大模型”、“智能”,而汽车似乎只是承载这些新功能的载体。

事实上,李对自己的定位是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在今年春季的媒体沟通会上,李想公布了公司的目标计划:

理想汽车的目标是在2027年占据20万元以上乘用车市场35%的份额; 在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与特斯拉和苹果一同竞争。

如今,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不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非常广泛和深入,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断为未来的发展“铺路”。

标签: 理想 汽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