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比亚迪和特斯拉无疑是特点最为鲜明的两个品牌,特斯拉更出色的智能化体验,获得了全球用户的认可。比亚迪则是通过全新的新能源汽车的思路,通过技术创新,打造了一整套属于新能源汽车的全新发展思路,从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到云辇等先进技术,让全球用户看到了属于新能源汽车的全新边界提升。比亚迪也提出了“技术鱼池”的概念,通过不断深入的技术研发,寻找更多的技术突破,以期在用户需要时,将更为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量产车当中。
作为比亚迪“技术鱼塘”中最吸引人、最直观的技术,已经成为众多用户期待体验的全新技术。比亚迪云起的全称是云起智能车身稳定系统,由云起智能探索架构、云起智能计算中心、云起智能控制技术和部分关键部件组成。具有多维感知、决策精准、智能控制、执行稳定等优点。[/s2/]云起技术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通过比亚迪的调教,不同系列的技术可以实现不同产品的独特差异,整车的舒适性、操控性、越野性能都可以得到准确的展现。
近日,比亚迪邀请部分媒体和用户对云年产品进行了试驾。本次活动中,比亚迪带来了多款明星产品,包括搭载云年-C的比亚迪唐(DM-p冠军版)、搭载云年-A的腾势N7、搭载云年-p的旺旺U8,在本次试驾会上,比亚迪通过不同场景、不同路况、不同需求,向用户充分展示了搭载云起系统后,车辆在舒适性、操控性、越野通过能力、安全驾驶、特殊场景功能等方面的优异表现,也展示了比亚迪在赋能整车高品质智能驾驶方面的技术提升
作为用户覆盖率最高的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比亚迪的宋L、韩、唐、腾势D9、腾势等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已经投放市场,这些产品都是销量比较高、用户口碑比较好的产品。
从技术角度来说,云起-C通过控制减震器的电磁阀来调节阻尼,可以实现阻尼的无级自适应调节,让用户在铺装路面和城市道路上拥有更舒适的驾驶体验。尤其是搭载云起-C的车辆在急拐弯、加速、刹车时,系统可以通过策略调整让底盘“硬起来”,让车辆行驶更平稳。从参数上来看,云起-C在100km/h速度双变道的情况下,可以帮助降低车辆侧倾角速度39.7%,让我们的车辆更容易操控,更好操控。在低速行驶时,云起-C还能让车辆底盘变得“柔软”,有效过滤颠簸,隔振率高达96%,乘坐更加舒适。
最优秀的智能空气动车身控制系统,同时配备空气动弹簧和电动减震器,可实现底盘高度、刚度和阻尼的精准自适应调节,使车辆拥有出色的舒适性、平顺性、支撑性和通过性。
腾势N7作为云年-A系的代表,很容易感受到与传统中大型SUV不同的质感。其iCVC智能矢量控制技术可以集悬挂、制动、驾驶于一体,使汽车在弯道中的姿态非常稳定,机动性十足,这绝对是很多喜欢去露营、爬山的用户的福音。
作为比亚迪最强大的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现在主要量产在U8和方程式豹豹5上。集机械、液压、电控三大核心技术于一体,是全球首款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具备领先的路况感知和车身控制能力,可满足极限越野需求。
依托云念-P强大的调节能力,U8的悬挂可以提供高达200mm的五档自调。有了露营的调平功能,在崎岖的野外仰望U8停车露营时,云起智能计算中心会监测车身姿态,自动调整车辆高度,快速通过,让特殊场景下的驾驶更安全。
在试驾中,预计很多用户会更喜欢云起-P的四轮联动功能,当U8处于极限越野状态时,四轮联动模块可以自动向悬架空车轮减震器供油,从而延长悬架行程,使悬架空车轮快速着地,保证四轮动力的有效输出。官方资料显示,四轮联动功能可使车辆最大轮差达到620mm,整车循迹指数RTI值在600以上。强大的越野能力完全不惧任何场景,这是过去很多越野车都不具备的,无论是通过性还是舒适性。
以前,国产汽车品牌总是不停地学习,追赶国外品牌。在不断努力提升比亚迪、长城、吉利等国产品牌的技术后,我们看到国产新能源汽车正在走出一条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全新道路,并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获得全球瞩目。随着比亚迪刀片电池、CTB电池体一体化、易四方、云起等技术的不断涌现和突破,中国汽车工业站在全球汽车技术之巅指日可待。
标签: 比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