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往年的经验,一般到了11-12月,都会迎来年底买车热潮,需要过年用车的消费者会更加频繁地看车做选择。今年作为疫情解封后的第一年,这股热潮是如期而至还是正在路上?我们邀请了五位不同价格区间的一线销售人员来谈谈各自店里的销售情况。
主题拆分:
1。11月购物量环比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年底购车热潮会到来吗?
2。11月一般客户都是什么样的?
3。车型优惠是减少还是增加?哪个型号变化最大?
4。厂家是否给予购车优惠政策,具体效果如何?
11月份,入驻门店数量与上月持平。超豪华品牌的乘客并不多,年底的购车热潮也没有到来。买保时捷的客户不是缺车,就是刚需。
这个月客户一般都是观望,不着急,看到资金回笼后再做购买决定。顾客王先生这个月进店看卡宴,各方面都很喜欢。他还没开始,主要是看12月份会不会再降价,也可能要等账收回来。
目前车型优惠基本一致,只有帕梅拉优惠在增加,因为新款马上就要发布了,目前的车型基本能给12个点的优惠,如果是阶段性的,还能多2-3个点。
厂家并没有增加新的促销政策,而是根据目前的情况,减少了今年的销售任务,只需要每个经销商报一个可以完成的销量。目前市场需求不是很旺盛,12月下调额度也是无奈之举。好在厂家不追求量,保时捷也不是量的品牌。它认为利润比数量更重要,可以看作是维持目前销售价格的稳定。总结就是:佛卖车,喜欢你来。
11月份,进店顾客数量环比下降。10月平均每天有10组顾客进店,而11月每天只有7组。11月,我们期待的是春节前的购车热潮,实际感受到的却是寒潮。
11月客户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对优惠抱有很大的期待和信心。奔驰c,我们现在优惠6万,客户赵先生喊着要8万。
赵先生给出的理由是,这是他在很远的地方买的价格。我说其他地方有风险。赵先生说我不会在别的地方买。我就是想从你这里买,八万块钱的优惠。如果你不卖,我就等。你现在能提高价格吗?等等,肯定更便宜。8万的优惠是什么时候,你可以再打电话给我。
车型优惠力度加大,每辆车几千元到一万元不等。优惠幅度最大的是S级,比上月多了1万元。当然也有优惠减少的车型。比如GLC系列,比上月优惠2万元。
11月厂家新增C级置换补贴,置换购买C级能源补贴4000元。其他车型没有政策。目前店内6万元C级优惠加4000元厂家补贴的政策,并不能满足赵先生8万元优惠的要求,所以我认为厂家的这个政策是没有用的。
11月份无论是客流量还是店内成交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没有感受到“购车潮”的意义。相反,我们感受到了来自BBA和新势力品牌的“寒意”。
截至11月20日,各项指标不到10月份的60%,非常不理想。
不仅仅是11月,沃尔沃品牌的客户普遍谨慎,在选车和预算控制上非常精准。月初一个客户对比了四个同城的报价,和北上广深做了对比。她说:我有你们不下十个人的报价,还帮Tik Tok XX店的小主播刷礼物算报价。她说她让我过去给我惊喜。我甚至想建议他拉团竞价,和其他小伙伴互相伤害!
在加大优惠的情况下,客户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果断下单,反而更加纠结,因为BBA很严重,我的几个朋友每天都在问世界、理想、蔚来要车,看着他们的眼睛。沃尔沃在终端的优势除了价格越来越不明显,客户必须选择沃尔沃的理由越来越不充分,导致一线销售困难。
按照领导的意思,车模优惠想接受政策,但是没有武德,一个朋友,被各种权益卡住,留不住,根本留不住!
客户雷在广东佛山做生意。他的旧车是红色A4L,前段时间来长三角出差。我看了一眼XC60,问了一下价格。他说你的内饰我不感兴趣,但我会优先考虑。你的点心不错,男生的服务也不错。有机会我请你去广东喝茶!交朋友!我不想看车,但是兄弟,你的价格没有优势。我说我们可以再谈谈。雷经理说:交朋友!交朋友!我不买!
厂家并没有专门针对这个月制定什么特别的政策,只是延续了双十一的政策。在上层意识里:11月是旺季,怎么会卖不好?我要接受政策!终端的反馈响应太慢,效率不好。
事实是月底了,我们要把价格疯狂抛出去,用价格说话,保底!交朋友!
与10月份相比,11月份的购买量基本持平,但客户的购买意向有所增加。10月小长假过后,客流和订单都很平淡,整个月都很平淡。11月气温下降后,用户的购买情绪似乎又上来了,最近刚需订单很多。但只是略有改善,远谈不上热潮,也无法与往年相比。
到这个月,客户购买周期明显缩短,从看车到做决定的过程非常快。天冷了真的不能骑电动车,而且很多老车冬天状况频繁,如果可以的话我恨不得尽快换掉。
上周有个客户,他的旧车三天两头不着火,上班已经迟到好几次了。一怒之下,他用自己积攒多年的私房钱准备贷款。他认定那辆旧车可能那天看着太不舒服了,然后就生气了,直接处理掉了。结果因为贷款有点小问题,他不停的补充各种材料,过了三天才提到车。过了三天,电瓶车已经在骂人了。
部分车的优惠缩水了。比如全系之前能在3.5万左右,目前才3万出头,其他车型基本维持了之前的行情。
年底了,除了一大堆难卖的车型不得不退,似乎没有额外的政策动作。反而听说越来越多的经销商不提车,退网。
相比上个月,11月进店人数下降了不少。去年这个时候,因为疫情,买车的人还是有的。这个月,没有人说不会有人。感觉今年的购车热潮不用再期待了。
这个月来看车买车的客户感觉意向不强。他们认为价格仍然可以下降,所以他们更愿意等待。前几天他们接待了一个看轩逸经典的客户,然后给他算了落地价。最后他们说这个价格还是不太理想,等一下应该还是会跌的。反正不急。
车模的优惠一直在持续增加。以轩逸经典为例。月初优惠3.7万。现在优惠可达4万元,刀硬朗的话还可能获赠导航或真皮座椅等礼品。
厂家一直没有给出相应的政策,但是店内一直在做相应的活动来吸引高格调的购车者,但是效果一般。
标签: 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