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边防与海防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边海防学院是全国全军唯一的边海防高等教育院校,其历史可追溯至1941年成立的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学院历经15次迁校址、15次易校名,在80多年的风雨洗礼中,走过了苦难与辉煌并存的历程。2017年,学院由原边防学院和乌鲁木齐、昆明两个综合训练基地调整组建而成。目前,学院拥有教授、副教授170余名,其中包括全国全军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以及69名军队院校育才奖获得者。学院总占地面积达1.43万亩,主要面向陆军边海防部队和全国边海防领域培养人才,是国家边海防委员会的干部培训中心。

学院的发展凝结了贺龙、周士第、王震、陈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血与汗水。自调整组建以来,学院党委始终传承和发扬“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校风,聚焦“五德五能”的“五小家”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政治建院、融合办院、特色兴院、人才强院、依法治院”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将学院打造成边海防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边海防理论研究创新高地、边海防精神文化弘扬中心和边海防对外交流合作窗口,为锻造卫国戍边的钢铁长城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要构筑起四万公里的钢铁长城,并嵌入坚强的边防钢钉”的指示为引领,持续打造“延安精神+抗大传人+边海特色”的文化品牌,不断培育忠诚卫国戍边的“钢钉”文化。学院建成了以“红色基因铸钢钉”为主题的教学中心,组织学员重走抗大路,探寻精神密码,并等比例建设了模拟哨所、班公湖水上中队、边防连前哨桥、边塞诗词文化墙等教学设施,系统打造了界碑路牌、国门前哨、疆域历史文化走廊等特色教学场景。三十多年来,学院坚持组织延安现地教学,并常态前往梁家河、遵义旧址、老山前线等地进行实践教学,引导学员从“延安根、红色魂”中汲取忠诚基因,夯实学员热爱边海防、扎根边海防、建功边海防的思想根基。

学院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推动从边海防兵种专业院校向边海防领域院校转型,聚焦为战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建成了边海防战略、边海防指挥两个全军重点学科,着力培养“控、战、管”一体,“军政合一、指技合一”的新型边海防指挥人才。学院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200余项课题获得国家和军队教学科研成果奖,学员在全国、全军比武竞赛中获奖500多人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未来战场需求侧的对接更加精准。

学院大力推进教学保障建设,先后建成了指挥训练中心、模拟训练中心、水上训练中心、工程坊、边防战例教学专修室、边海防勤务训练场等140余个教研保障项目,教学保障更加对接育人需求,功能设施更加配套完备。此外,学院还新建了教学楼、学员宿舍楼、公寓住房等40余项营房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了教职员工的工作、学习、训练和生活条件,学院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在就业方面,陆军边海防学院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陆军边海防部队和全国边海防领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学院与多个边海防部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在部队中表现优异,许多学员在毕业后迅速成长为部队骨干,担任重要指挥岗位。学院还积极推动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

学院的特色专业包括边海防战略、边海防指挥、边防工程等,这些专业紧密结合边海防部队的实际需求,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军事人才。学院还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的军事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和联合训练,进一步提升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新起点新征程,陆军边海防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和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强国兴军服务,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学院紧盯边海防部队建设发展实际,坚持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全面打基础,扎实练内功,聚力创特色,为建设世界知名边海防军事院校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