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3 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种作战学院,作为全军唯一一所专注于特种作战和情报侦察领域的高等教育院校,肩负着为陆军、海军陆战队、空军空降兵培养高素质特种作战和情报侦察军官及军士的重任。学院不仅是全军特种作战和情报侦察人才的摇篮,还是全军狙击作战、军事体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同时也是特种作战理论和战法训法的研创中心。

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3年成立的解放军体育学校,经过多次合并与重组,于2017年7月由原特种作战学院和桂林综合训练基地合并组建而成,编制等级为副军级。原特种作战学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其前身是解放军体育学校,2011年国际关系学院侦察与特种作战专业从南京转隶至广州,与军事体育综合训练基地合并组建特种作战学院。桂林综合训练基地则源于1949年成立的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三分校,1958年迁至桂林,1986年更名为桂林陆军学院,2005年与原广州军区通信训练大队合并组建广州军区综合训练基地。

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现有教员600余人,其中高职教员200余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400余人。学院教员中,284人具有部队任代职经历,56人曾出国参加特种作战、反恐、狙击、跳伞等培训或执行维和、援教、比赛任务,11人获得战区级以上专业技能比武竞赛或国家级以上体育竞赛冠军,39人在陆军或省(部)级以上教学比武竞赛中获得名次。学院还拥有3名全军优秀教师,10名陆军科技英才培养对象,2个科技创新团队,以及1名“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

学院在特种作战、情报侦察、狙击作战、军事体育等领域形成了紧贴战场、适应未来、一体融合的课程体系,涵盖攀登横越、野外生存、近距格斗、水上(下)技能、特种爆破、空中渗透、特种射击、战场侦察、战术指挥等课程。学院拥有军事硕士、体育硕士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全军军事理论、国防军事教育、装备综合研究等14类589项科研项目,先后获军队级以上奖励57项,军事科技进步奖15项,军事理论成果奖2项,军队级科技竞赛奖2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级教学成果奖18项。

在校学员在全军及全国各类竞赛中表现优异,共201人次获全国全军一、二、三等奖共61项。学院在“精武-2018”军事比武竞赛中以团体总分第一名夺取“精武之剑”,在全军兵棋大赛中获编队一等奖,学院篮球队在首届全军院校“强军杯”篮球赛陆军选拔赛中勇夺桂冠,学员代表全军赴乌兹别克斯坦参加国际学员奥林匹克比赛,取得总分第二名。

学院横跨广西、广东和湖南,在桂林、广州等地共设8个营区,总面积达1.3万余亩,为培养全域作战的特战精英打造了实战化训练环境。学院新建了综合教研楼、图书馆、反恐实验楼、学员宿舍楼、学员食堂、综合技能训练中心、特种水域训练中心、综合器材仓库、装备仓库、生活服务中心等设施,建成7类37间基础实验室,2个专业12类42间专业实验室,3类9种模拟训练系统,配套50余个训练场地,满足科文基础和特战、侦察专业基础教学和技能训练需求。

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聚焦能打仗、打胜仗,立起为战育人鲜明导向,培养新型特战人才,发展特种作战理论,创新特种作战技术,传播特战先进文化,为全军特种部队建设提供关键支撑,为强军事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持,为打造世界一流特战名校砥砺前行。

在就业方面,陆军特种作战学院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陆军、海军陆战队、空军空降兵等特种作战部队,担任特种作战、情报侦察、狙击作战、军事体育等领域的军官和军士。学院与全军各特种作战部队保持紧密联系,定期组织毕业生赴部队实习和就业,确保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部队需求,成为特种作战领域的骨干力量。

学院的特色专业包括特种作战、情报侦察、狙击作战和军事体育。其中,特种作战专业是学院的核心专业,培养具备特种作战指挥、特种作战技术、特种作战战术等能力的军官和军士;情报侦察专业培养具备情报侦察、战场侦察、情报分析等能力的军官和军士;狙击作战专业培养具备狙击作战指挥、狙击作战技术、狙击作战战术等能力的军官和军士;军事体育专业培养具备军事体育训练、军事体育竞赛、军事体育管理等能力的军官和军士。

学院的校史可以追溯到1953年成立的解放军体育学校,经过多次合并与重组,于2017年7月由原特种作战学院和桂林综合训练基地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特色。学院的历年大事包括1953年解放军体育学校成立、2011年国际关系学院侦察与特种作战专业转隶至广州、2017年原特种作战学院和桂林综合训练基地合并组建陆军特种作战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