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职业技术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3 0

滨州科技职业学院,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校坐落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的山东滨州,风光秀美,历史悠久,宜居宜业,活力充盈,承载中华文明基因的黄河文化和渤海文化在此交融。

学校始建于1998年,前身为滨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于2020年正式更名为滨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围绕滨州市主导、新兴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学校积极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特邀著名院士、知名专家担任发展顾问,聘任高校博导、硕导担任学科带头人。学校组建了一支以专家教授为带头人,硕士研究生为骨干的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任了多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产业教授,有力推动学校“产教融合、学岗融通”育人模式改革,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立足滨州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实际,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发展规划和滨州市十强产业和山东省十强优势现代产业集群为依托,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学校下设5个二级学院,分别是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现代服务业学院、医养健康学院、经营管理学院、国防教育学院,目前共开设35个高职专业。其中,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的“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和医养健康学院的“健康管理”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深受学生和企业的青睐。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秉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与企业共建“厂中校”,开展“订单教育加双向选择”的特色人才培养和就业模式,拓展教学功能到企业一线,同时满足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锻炼、企业员工培训、校企联合研发、学徒制试点等方面的需要。2022年,由滨州市公安局与滨州科技职业学院开展警校合作办学,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辅警学院,探索出“警校共建、学战融合”的新路径。2023年,家庭与民生学院在中国家长大会揭牌成立,将全力推进滨州“心安城市”建设,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家校社共育”品牌贡献更多积极力量。

学校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加快数字资源管理和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建设开放、动态、丰富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重视学生技能培养,搭建学生技能竞赛平台,构建“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突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突出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树立民办高职特色品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全面提高。在2021年度山东省单独考核院校办学质量年度考核中荣获第二名。2022年获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奖。

学校新校区项目总投资20亿元,总建设用地846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项目入选2024年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建成之后可容纳16000名在校生,使学校办学规模、专业布局、教育教学条件等方面得到进一步优化,开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滨州科技职业学院将坚持不懈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校训精神,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百年老校,百年名校”不断奋斗,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就业方面,滨州科技职业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海尔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每年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招聘,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学校校史悠久,自1998年建校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发展。2005年,学校首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0年,学校成功升格为高职院校;2015年,学校被评为“山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20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滨州科技职业学院,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滨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历年大事还包括:2008年,学校与滨州市政府合作,成立了滨州市职业教育集团;2012年,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成立了“校企合作联盟”;2016年,学校成功举办了“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大赛”;201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2021年,学校成功举办了“全国职业教育高峰论坛”,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之,滨州科技职业学院以其悠久的历史、卓越的办学成绩和鲜明的特色专业,成为了山东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学校将继续秉承“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校训精神,不断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