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是上海市总工会直属的副局级事业单位,肩负着工会干部培训、工会理论研究和工会学术交流三大核心职能。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5月30日成立的上海总工会干部学校,经过多次变革与发展,1985年3月经市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委备案,更名为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开始承担成人大专学历教育任务。1987年1月,学院被定为副局级单位。2005年9月,学院转型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并开始开展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和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2013年,学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示范校”,标志着其在工会干部培训领域的领先地位。2016年7月,学院响应群团改革要求,剥离学历教育功能,全面回归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和工会理论研究的主责主业。
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秉承“政治立校、培训亮校、科研强校、开放办校、人才兴校、从严治校”的办学原则,以“厚植工会情怀˙忠诚工运事业”为使命,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工运理论研究基地和工会学术交流基地。学院校训为“厚德崇劳,笃学尚行”,价值观为“开放、包容、专业、卓越”,构建了涵盖“政治理论”“党性修养”“工会业务”“知识拓展”“能力素养”五个模块的近百门课程体系,开发了上岗培训、研修轮训、专题培训、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班次,形成了分层分类、分级负责、全面覆盖的培训项目体系。
学院现有奉贤和杨浦两个校区,奉贤校区主要用于住宿制培训,杨浦校区则承担本市工会干部的走读制培训。每年,学院举办各类培训班约150期,培训学员逾万人。学院注重教学教法创新,建立了近20个现场教学基地,探索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研讨式、论坛式、工作坊等多样化教学形式,深受学员欢迎。
在教研咨一体化建设方面,学院积极推进工运理论与工会工作实践研究,依托《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智库》两大载体,做实做活“上海工运研究会”及与复旦大学共建的“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研究基地”两大平台,定期举办高质量的学术研讨会与学术沙龙,致力于打造工运理论研究的重镇,为上海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学院作为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示范校,其决策咨询报告多次获得全国总工会、上海市相关领导及市总工会领导的批示,学术成果在全国工会学研究会、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上海工会优秀调研报告等评选中屡获一等奖。学院连续九届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并在2020年至2023年连续四次荣获上海市总工会机关系统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称号。
在就业方面,学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各级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工会部门以及相关社会团体,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和工会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院还定期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和招聘会,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学院的特色专业包括工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等,这些专业紧密结合工会工作实际,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工会干部和工会理论研究人才。学院还设有多个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和研究平台。
回顾学院历史,1951年建校以来,学院始终与上海工会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1985年更名为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标志着学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5年转型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办学层次和影响力。2013年被评为“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示范校”,2016年全面回归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和工会理论研究主责主业,学院在工会干部培训和工运理论研究领域的地位更加稳固。
学院历年大事包括:1951年建校,1985年更名为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2005年转型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被评为“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示范校”,2016年全面回归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和工会理论研究主责主业,2020年至2023年连续四次荣获上海市总工会机关系统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