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职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是由五所院校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公办高职院校,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其前身可追溯至1965年成立的咸宁财贸工商管理学校,以及1976年成立的华中农学院咸宁分院。1999年,学校被列为“全省首批试点高职院校”,2022年获批立项湖北省“双高”学校,标志着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

学校坐落于中国香城泉都——湖北省咸宁市,地处武汉、长沙、南昌三大省会城市经济区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北距武汉仅23分钟高铁车程。咸宁市不仅以三国赤壁之战和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闻名,还享有全国最宜居城市、中国森林城市、中国魅力之城、中国卫生城市等多项殊荣。

校园占地1086亩,环境优美,南邻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接龙潭湿地公园,北靠武咸城际列车咸宁南站,东出潜山商业街。校内三湖伴五山,是求知治学的理想之地。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1490人,教职工11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10人。

学校抢抓国家支持职业教育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咸宁新产业公共实训基地”和“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建设咸宁职院产教融合基地”项目,总投资达3.15亿元。现已建成智能制造、会计虚拟仿真、健康管理、园林园艺、学前教育等一批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学校拥有国家级协同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重点科研平台1个,并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学校紧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新兴支柱产业,构建了现代农业、智能制造、财经商贸、师范教育、医养健康、数字信息和智慧建筑等7大专业群,开设专业42个。其中,19个专业获批国家级“1+X”证书试点,5个专业为国家骨干专业,10个专业为省级重点特色品牌专业,2个专业为湖北省新兴战略支柱性产业专业。大数据与会计、现代农业技术获批立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自2016年以来,学校牢记“服务三农”的初心,致力于培养扎根乡村的“三种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电商创业的合伙人、基层组织建设的接班人)。通过产教融合、涉农专业群建设和“一村多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学校已成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优质院校。近五年来,学校为全市905个行政村培养了2017名农民大学生,培训各类新型职业农民35326人。这些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乡村振兴的典型人物,如黑猪西施、黄袍农夫、孔雀公主、土鸡司令、大幕羊倌、龙虾大王、生物精灵等,他们在鄂南的山水间演绎着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试点单位、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建设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学校还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北省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集体、省级文明单位(校园)、省级优质高职、省级园林式单位、省级平安校园、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等一系列国家、省级荣誉。

在就业方面,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还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特色专业如大数据与会计、现代农业技术、智能制造等,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毕业生在各自领域表现出色。

校史方面,学校自1965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合并与发展,逐步成长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知名的职业院校。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实践,特别是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历年大事记:

  • 1965年:咸宁财贸工商管理学校成立
  • 1976年:华中农学院咸宁分院成立
  • 1999年:被列为“全省首批试点高职院校”
  • 2022年:获批立项湖北省“双高”学校
  • 2016年:启动“一村多名大学生”培养计划
  • 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