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于2010年3月,是重庆市人民政府设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高职院校。学院地处“中国峡谷城 武陵会客厅”重庆市黔江区,校舍面积16万余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其中有博士、硕士学位280余人,国家、市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高技能人才50余人。学院面向中西部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在籍学生8700余人。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每个学生的人生出彩创造机会”的职教理念,坚持“把握‘四为服务',推进依法治校,彰显旅游特色”的办学思路,秉承“修己明志,精艺济用”的校训精神,严格实施“有健康身心、有文化底蕴、有精湛技艺、有创新精神、有发展潜能”的“五有”人才培养标准,持续深化“1+X”+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化育人特色鲜明。
学院按照以旅游管理为主体、以民族文化为特色、以智慧旅游为支撑的专业建设思路,建有“工商与旅游管理、艺术与文化旅游、外国语与涉外旅游、财经与旅游商贸、智能制造与旅游交通、大数据与智慧旅游”6大专业群,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31个专业,涵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其中,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为市级骨干专业,工艺美术品设计是“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旅游管理、智慧景区开发与管理是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
学院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持续落实“八个多元一体”举措,深化内涵建设,文旅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院建成导游、旅游管理两个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分别立项为重庆市双基地、重庆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建设成为“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及“一流核心课程(线下)课程”;入选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中国旅游地理》被评为市级重点立项建设教材。酒店管理现代产业学院立项为重庆市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学院荣获“2022年重庆市职业教育以赛促教优秀学校”。近五年来,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国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3项。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学院围绕服务“大文旅”和“渝东南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创造性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与文旅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以民族技艺传承创新中心、非遗美食工坊、民族表演艺术展演中心、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民族文化讲堂等平台为依托,设立有11个传承室(大师工作室)、1个文旅商品创意设计室、6个国家级非遗美食大师工作室、50个美食工坊,组建民族表演艺术团队,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学院被授予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示范基地、全国民族特色工艺品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重庆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及渝东南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研学旅行基地,是重庆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单位。
面向未来,学院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两点”定位和“两地”“两高”目标及“四个扎实”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职业教育工作部署,致力打造西部地区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渝东南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窗口、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着力提高学院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建设高水平旅游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创新型院校。
校史与历年大事: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自2010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2015年,学院成功获批为重庆市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标志着学院在职业教育改革中迈出了重要一步。2018年,学院与多家知名旅游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2020年,学院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成为西部地区旅游教育的标杆。2022年,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旅游文化节”,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旅游专家和学者,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特色专业:
学院的特色专业包括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工艺美术品设计等。其中,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是学院的王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旅游管理专业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毕业后多进入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工作。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则是学院的文化传承专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工艺美术人才,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就业情况: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就业率更是高达98%。学院与多家知名旅游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希尔顿酒店集团、万豪国际集团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此外,学院还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校招聘,确保每位毕业生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未来展望:
学院将继续秉承“修己明志,精艺济用”的校训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未来,学院计划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与更多国际知名旅游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学习机会。同时,学院将继续加强与企业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确保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