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始建于1976年,时称广元无线电技工学校,1994年成立四川省电子工业学校,2001年被确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校,2004年升格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省优质高等职业学校、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学院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20亩,在校学生10083人,教职工611人,其中正高31人、副高110人,“双师素质”在专业课教师中占比41%,全日制普通硕士研究生占教职工总数35%。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和“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1人,“四川省名辅导员”1人,“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1人,市级科技拔尖人才及学术带头人4人,蜀道英才6人,市级名师1人,市级职教先锋1人。近两年,教师参加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国家奖项1项、省级奖项26项。
学院瞄准电子军工、电子信息、铝基等产业链,对接岗位(群),重点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集群,将“智改数转”理念深入落实到专业群建设、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学院设有8个二级学院,包括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网络与通信学院、软件学院、现代制造学院、智能控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子商务等35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
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成立了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学院、数智文旅产业学院、京东西南电商物流学院等10个产业学院,组建学徒制专班10个和企业专班100多个,校企共育人才占比逐年上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7%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院还积极探索“两驱动四结对五帮扶”扶贫路径,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连续3年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为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
近年来,学院坚持以党的建设领航学院高质量发展,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党建典型案例,“四梦·塑人工作法”获评四川省高校“优秀支部工作法”。学院建成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省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3个、“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获批全省高校“三全育人”试点院系1个。学院还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国家级奖项100余项;获“全国第三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省级科技孵化器”等称号。
学院秉承“崇德、笃学、尚能”的校训,形成了“奋斗、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确立了“立足信息产业、争创西部一流”的办学定位,走出了一条“根植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特色发展之路。学院办学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先后荣获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国家体育总局表彰的“2012年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累计有22个国家的国际学生来校就读,与9个国家的23所学校及国际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还牵头成立四川电子信息职教集团、广元市域产教联合体,深度参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6个,建成CNAS软件测评中心、可编程逻辑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技术技能平台。
学院特色专业包括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这些专业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院还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设有多个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学院校史悠久,自1976年建校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发展。1994年成立四川省电子工业学校,2001年被确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校,2004年升格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在电子信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历年大事包括:2004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2年荣获国家体育总局表彰的“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2015年荣获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2018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2020年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021年被评为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2022年被评为四川省文明单位。
学院就业工作成绩显著,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7%以上。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院还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咨询、招聘信息等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