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四川省民族地区第一所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于著名的“航天城”、“春天栖息的城市”——西昌市,这里不仅气候宜人,还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学校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校现设“六院、一部、三所”: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运动与健康学院、未来教育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思政基础部、民族文化研究所、彝族红色基因研究所、乡村振兴研究所。其中,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是学校的特色专业,依托攀西地区的产业优势,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自2005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34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特别是与凉山州煜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攀西地区最大的职业教育汽车类专业群校内实习实训及产教融合基地。此外,学校还与攀钢工程公司共建了攀西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设立了2个大师工作室和8个校外教师进修培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在就业方面,学校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特别是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学校还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考取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
学校持续加大建设和投入力度,实现了全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并对整体教学、生活环境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学校以“信息化平台+”为建设目标,完成了校园监控系统、音乐艺术教学中心、IP广播系统、智慧语音教室、标准化考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和数字教学资源的更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现代化、前沿的学习环境。
在办学理念上,学校秉持“立足攀西,面向四川,辐射全国”的思路,积极对接省内外“双高”院校,吸纳先进办学经验和理念。学校还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强化德育教育,因材施教,紧跟国家及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打造成为攀西地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时作为一所民办职业院校,学校在攀西地区率先开设了汽车维修、电子信息等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逐渐形成了以工科为主,文、理、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2015年,学校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支持的高职院校之一,2018年,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成立了攀西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进一步推动了产教融合的发展。
近年来,学校在科研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2020年,学校成立了民族文化研究所和彝族红色基因研究所,致力于挖掘和传承当地民族文化。2022年,学校与凉山州政府合作,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所,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未来,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努力为攀西地区乃至全国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