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妈祖文化的发源地——莆田市,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作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2020年9月,学院成功入选福建省示范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标志着其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校史沿革与历年大事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85年9月,最初以湄洲湾工业学校的形式成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经历了职业高中、省级职业中专、国家级职业中专、普通中专等多个办学阶段。2004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正式升格为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开启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篇章。2018年,学院被评为全国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2020年,入选全国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2021年,学院整体搬迁至涵江校区,标志着办学条件迈上新台阶。2023年,学院在省级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位居全省第5名,并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办学条件与特色专业
学院拥有涵江和枫亭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超过1750亩,建筑面积达65.5万平方米。涵江校区规划建设1350亩,一期投资25亿元,已完成900亩建设;枫亭校区占地400多亩,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63亿元,生均教科研仪器设备值1.006万元/生,馆藏图书资源(含电子资源)100万册。学院设有近200个基础实验实训室和模拟仿真实训室,信息化投入1.3亿元,入选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
学院下设13个教学机构,开设47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4个、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6个。特色专业包括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智能制造、自动化工程、信息工程、化学工程等。其中,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群入选福建省首批高水平专业群(A类项目)建设名单,成为学院的标志性专业之一。
师资力量与教学改革
学院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754人,其中专任教师604人,副高及以上职称118人。学院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个,以及非遗工作室3个。近年来,学院深化“三教”改革,参与建设教育部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备选库1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21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
就业创业与产教融合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落实“一把手”工程,投资2.4亿元建设了面积4.2万平方米的产创融合基地,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8个、省级奖项41个,学院获评2022年度福建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学院与150余家重点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2家、省级17家,获批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1个、省级工匠学院1个、省级产业学院3个。
服务地方与社会贡献
学院始终把服务地方发展作为重要职责,积极参与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全市公共活动,志愿服务年总时长达50万多小时。学院常年面向全市产业工人、企业骨干、巾帼人才等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学院获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全国第一批“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实验校,充分体现了其在服务社会方面的突出贡献。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以其深厚的办学底蕴、优质的教学资源、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卓越的社会服务能力,正在朝着“亲地方产业、创行业特色、树职教品牌”的示范性现代高职院校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