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艺术职业学院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宁夏职业教育园区,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自1979年筹建以来,历经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宁夏乃至西部地区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学院秉承“德艺双馨、艺文相长”的学院精神和“尚美求真、创新卓越”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为自治区文化和旅游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当时宁夏艺术学校开始筹建。1981年5月,宁夏展览馆原馆址整体划归宁夏艺术学校,成为其办学校址。1983年5月,宁夏电影技工学校并入宁夏艺术学校,进一步丰富了学院的办学资源。2013年,学院新校区在银川市西夏区宁夏职业教育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学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4年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复设立宁夏艺术职业学院,同年4月,学院顺利完成备案工作,正式成为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2024年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宁夏旅游学校并入宁夏艺术职业学院,进一步扩大了学院的办学规模。
学院占地面积188亩,建筑面积4.73万平方米,拥有丰富的馆藏图书音像资料和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学院现有教职工153名,其中专任教师103名,副高以上专任教师39人,“双师型”教师85人。学院设有音乐系、舞蹈系、美术系、戏剧与影视系、公共系和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6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12大类20余个专业。高职专业包括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艺术设计、导游、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戏剧影视表演、播音主持专业、网络直播与运营等17个专业,中职专业有幼儿保育、舞蹈表演、秦腔表演、京剧、杂技表演等5个专业。
学院在40多年的艺术教育教学历程中,培养了数千名优秀艺术人才。中央民族大学声乐教授黑力、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赵勇、著名影视演员陶虹、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教授、国家一级演员舒桐、原国家花样游泳队艺术指导王飞舟、宁夏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获得者刘京、宁夏秦腔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获得者侯艳等优秀艺术人才,都在学院留下足迹,激励后来的学子们奋勇前行。全区各市、县文化馆(站)艺术骨干和专业艺术院团的主要演职人员均毕业于宁夏艺术职业学院,部分毕业生因实绩突出而走上了艺术院团和文旅部门的领导岗位;一批优秀学子活跃在国内的艺术院团。
学院在就业方面表现出色,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和艺术院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院还定期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和招聘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
学院特色专业包括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艺术设计、戏剧影视表演等,这些专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学院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比赛和演出活动,如舞剧《月上贺兰》《花儿》、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心中的花儿火辣辣》、建国70周年大型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典《塞上儿女心向党》等重大演出活动。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创新能力、办学水平和社会效益,始终为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专业一流的西部文化旅游职业教育院校而不懈努力。
学院历年大事包括:1979年筹建宁夏艺术学校;1981年5月,宁夏展览馆原馆址整体划归宁夏艺术学校;1983年5月,宁夏电影技工学校并入宁夏艺术学校;2013年,学院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2014年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复设立宁夏艺术职业学院;2024年4月,宁夏旅游学校并入宁夏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