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河南省濮阳市,这座被誉为“华夏龙都”和“中华帝都”的历史文化名城。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最初作为一所中等专业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与转型,于2017年5月正式升格为大专层次教育机构,开启了新的教育篇章。
学校占地面积近千亩,分为两期建设。目前,总建筑面积已达19.7万平方米,并计划通过二期建设增加10万平方米,以实现“千亩校园,万名学子”的宏伟目标。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5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教师448人。开设的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护理、助产、中医、康复、医技等25个专业,其中国控专业4个。在校生人数达到13600人,生源覆盖河南、河北、山西、四川等14个省份。学校设有临床医学学院、护理学院等12个教学院部,以及护理、助产等11个实验实训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亿元,馆藏图书80余万册。
学校拥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和60余所教学实习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正在建设中,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设计,投资近20亿元,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第二附属医院(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级专科医院。
近年来,学校秉承“尚德、弘医、精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锐意改革,苦练内功,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每年录取新生5000人,学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5%。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包括中国解剖学会职业教育解剖分会标本制作一等奖、全国卫生职业教育解剖学专业研究会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2023年,学校在全国首届正常分娩接产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荣获单项二等奖,在全国第二届现场救护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此外,学校在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省技能大赛等赛事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全面实施“五育并举”行动计划。3门课程入选2023年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项目,学校教师主编的《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准入教程》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医学遗传学》荣获河南省首批“十四五”规划教材。学校教师还荣获2023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3项,中医课程思政教师团队被认定为第三批高等职业学校“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校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获批河南省“双师型”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学校作为主要课题组成员单位参与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2022-2023双年度合作项目,并当选为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科研分会常务理事单位。
学校的办学特色逐步凸显,以“亦医亦专、既医又专”为学科专业定位,根据“医学+”建设理念,与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进行对接洽谈,就成立数理医学院、打造(智慧医学)数理医学学科群等达成共识。学校还联合举办了医学人工智能领航者——超声AI实习培训班,着力打造智慧医疗、医疗器械与维修、助产等高技术专业群。学校主动对接新技术、新业态,围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构建“项目”式校企协同育人体系,加强龙头企业、医联体和学校之间的嵌入式对接,建设威高、翔宇产业学院、医联体产业学院。学校还与马来西亚汝来大学联合办学,搭建人才培养国际平台。
学校的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5个专业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资格,与河南大学开展成人教育联合办学,获批1+X证书试点院校、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等资格。学校先后承办了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和比赛,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最美建筑”“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高等学校标准化学生公寓和标准化学生食堂”“省级平安校园”“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等荣誉称号。
在就业方面,学校与多家医疗机构和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邀请各大医院和医药企业来校招聘,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提升求职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护理、助产、中医、康复等,这些专业在省内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实验实训课程和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经验。
在校史方面,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自1951年建校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发展。从最初的中等专业学校到如今的大专层次教育机构,学校始终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己任,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学校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奋斗史,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全体师生的智慧和汗水。
学校的历年大事包括:1951年建校,2017年升格为大专层次教育机构,2020年启动二期建设,2023年荣获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这些大事记见证了学校的成长与进步,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