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被誉为“黄河明珠、文化圣地、天鹅之城”的三门峡市,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6年创办的豫西师范学校,后经1996年成立的三门峡工学院和1986年成立的三门峡广播电视大学合并,于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学院由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举办,河南省教育厅实施业务管理,是河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河南省优质高职院校、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同时也是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和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学院目前设有应用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食品园林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学院、信息传媒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师范学院、医护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以及公共教学部和基础部2个教学部。此外,学院还设有河南省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9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15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470人,双师素质教师382人。学院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职教专家等3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36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成人教育和电大在校生11000余人。学院形成了“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天鹅湖校区占地1400亩,灵凤湖校区占地1500亩,总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学院开设66个招生专业,涵盖农林、生化、制造、土建、财经、旅游、材料能源、电子信息、文化教育、艺术设计和医学护理等专业门类。其中,智能制造、软件技术、食品园林、建筑工程等专业为学院的特色专业,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青睐。

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管理治校”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与河南科技大学合作,于2015年成立了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目前拥有10个普通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400余人。学院还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学院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紧密合作,成立了三门峡市大数据中心、三门峡市创业孵化基地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院还通过“岗位主导 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确保毕业生“能就业”“会就业”和“就好业”。

学院在校内建有130余个实验实训室,涵盖智能制造、模具、数控、汽车、金工、电力、物流和应用电子等专业领域。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9个。学院还设有“纯电动轿车及关键零部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14个研究所(中心),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院拥有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对品学兼优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奖贷助补政策。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年,国家助学金人均3000元(覆盖面约20%)。此外,学院还设有“自强之星”等多项奖学金和多种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三门峡市高质量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这一目标,传承兴学育人、强校报国的价值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续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诗篇!

学院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发展。1946年,豫西师范学校成立,为学院奠定了教育基础。1996年,三门峡工学院成立,标志着学院开始向工科领域拓展。1999年,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开启了学院发展的新篇章。2015年,学院与河南科技大学合作成立应用工程学院,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办学层次和影响力。近年来,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国际化办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高职教育领域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