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兴才职业学院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83年,是厦门经济特区设立以来首批民办职业学校之一。学校以“厚德精技”为校训,传承“嘉庚”精神,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经过40余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福建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现有教育、信息、机电、艺术、建筑、经济、管理、医护等27个高职专业,在校学生规模近万人。
学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了较高的教育品牌,先后荣获“全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社会满意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在创新创业领域表现突出,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机械行业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展现了学校在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方面的实力。
学校校史与历年大事
1983年,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成为厦门经济特区首批民办职业学校之一。2005年,学校被列为福建省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院校,开启了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推动产教融合。2015年,学校获批“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校”,进一步提升了信息化教学水平。2020年,学校与台湾多所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两岸教育交流。2023年,学校被评为“福建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试点校”,标志着学校在智慧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特色专业与就业优势
学校在专业建设上注重与区域经济需求相结合,形成了以数字传媒、工业互联网、文化创意为核心的特色专业群。其中,数字传媒产业学院与魔番(厦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培养了大批新媒体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工业互联网专业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为厦门智能制造产业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
在就业方面,学校依托“四员六度”模式,推动学生高质量稳定就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4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厦门本地就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还与宏发集团、美科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展“企校合作学徒制”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立足厦门软件园三区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学校办在软件园,专业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与优优汇联、名鞋库等企业共建数字商务产业学院,与大连东软、博鳌体育等公司深化专业共建,形成了分类、分层次的产业学院建设格局。此外,学校还建设了多个省级、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
闽台交流与两岸融合
作为福建省首批派交换生赴台学习的民办高校,学校自2009年起开展闽台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累计派出329名学生赴台学习。学校还与台资企业合作共建“技师班”,推动两岸文化融合。近年来,学校与台青创基地合作,开发新媒体课程,共建两岸直播电商基地,助力乡村振兴,吸引两岸青年留厦发展。
未来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服务厦门“两高两化”城市建设为目标,积极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计划,打造区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闽台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建设成为三全育人模式新、专业品牌实力强、社会形象声誉好的高职名校。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守职教初心,致力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两岸融合贡献力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