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2025年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创办于1993年,最初名为哈尔滨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学院。2013年,学院更名为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国标代码13302,黑龙江省报考代码4414。2018年,学院被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单考单招试点院校,并荣获黑龙江省委高校工委、黑龙江省教育厅“文明单位”称号,以及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征兵工作站”称号。
学院荣誉
学院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获得了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单位会员、中国公共关系教育20年“突出贡献奖”、24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先进单位、哈尔滨市第24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特殊贡献奖”等荣誉。此外,学院还在多个国家级、省市级比赛中斩获佳绩,如黑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省首届兴业杯朗读者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黑龙江赛区高职组艺术专业技能(声乐表演赛)等。
校区地址
学院目前有两个校区,一校区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京哈公路13.5公里处,二校区位于哈尔滨市双城区松花路88号。两个校区均设有办公楼、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学生餐厅、艺术中心等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级分院
学院目前有三个教学二级分院,分别是电影学院、创意产业学院和管理学院。此外,还有两个附属单位,分别是知勤直播电商产业学院和国际交流中心。
专业设置
学院目前开设普通高等教育专业24个,其中重点专业5个:播音与主持、室内艺术设计、新闻采编与制作、影视编导、计算机网络技术;特色专业5个:戏剧影视表演、音乐表演、视觉传达设计、摄影摄像技术、大数据与会计;参军预备生专业3个: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软件技术。热门前沿专业8个:现代流行音乐、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舞蹈编导、影视多媒体技术、动漫制作技术、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管理类专业4个: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商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科建设上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已经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和广播影视学科为龙头,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
实训场所
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全人”教育理念,突出人才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目前拥有新闻直播间、广播直播间、新媒体直播间、大演播室、演播厅、播音主持实训基地、MIDI音频编辑工作教室、非线性编辑实训教室、动漫设计工作站、大录音棚、小录音棚、黑匣子剧场、大舞蹈室、小舞蹈室、摄影摄像实训教室、画室、琴房、管乐器室、打击乐器室、设计实训教室、新闻发布厅、汽车实训室、会计实训室、计算机中心、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等。同时与多家直播电商平台、影视公司、传媒公司等校外企事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国际合作
学院始终坚持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拓展国际渠道,加强与海外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联系与合作。先后与美国纽约电影学院、维也纳理查德瓦格纳音乐学院、泰国格乐大学、泰国博仁大学等国际知名艺术类高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不断推动建立与学院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布局合理、学科对应、关系紧密的一系列海外合作院校网络,促进学院各项建设快速发展,为国家育人、为社会育才、为经济育贤,为国家继续创新前进提供人才保证。
就业情况
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咨询、实习推荐等服务。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就业领域涵盖传媒、影视、广告、设计、信息技术等多个行业。
校史与大事记
1993年,哈尔滨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学院成立,标志着学院正式起步。2013年,学院更名为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2018年,学院被批准为单考单招试点院校,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办学水平。2020年,学院与美国纽约电影学院建立合作办学关系,推动了国际化办学进程。2024年,学院在多个国家级、省市级比赛中斩获佳绩,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特色专业
学院的特色专业包括戏剧影视表演、音乐表演、视觉传达设计、摄影摄像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等。这些专业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注重实践教学,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其中,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与多家影视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音乐表演专业与维也纳理查德瓦格纳音乐学院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的学习平台。
总结
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自1993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全人”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学院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获得了多项荣誉,并与多家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为国家育人、为社会育才、为经济育贤”的办学宗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