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商职业技术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10 0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成立于2009年,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的省属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作为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综合社区试点单位和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建设单位,学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雄厚的办学实力和科学的培养方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示范性职业院校、全国民办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奖、全国最具影响力民办高等院校、全国特色民办先进集体、中国职业教育就业百强等多项荣誉。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厚德、励志、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的办学愿景。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主旨,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产教融合的路径,全面提升治理能力,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强化内涵建设,持续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学校现有广州校区和江门校区,全日制专科在校生三万余人。学校拥有2个省级大师工作室,10名南粤优秀教师,以及一支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确保学校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学校坚持“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凸显特色”的专业建设思想,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发展制备制造类、电子信息类、医药卫生类、财经商贸类等特色专业。

学校设有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数字商务学院、数字财经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健康医学院、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中心2个教学部,开设大数据与会计、数字媒体技术、护理、新能源汽车技术等62个社会紧缺及新兴专业。学校与海外高校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关系,构建高效快捷的专本直通渠道,与全球多所高校建立学分互认合作模式,提供更灵活、更便捷、更多元的留学选择和内容丰富的海外研学机会。

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1267人,其中高级职称255人,双师型教师456人。近三年,学校教师在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等赛项中获奖3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获奖总数位列省内民办高职院校前列。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战略,现有国务院侨办“中餐繁荣基地”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主编“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1部、参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1项、获得省级质量工程及省级教指委等项目32项。学校现有156间理实一体化及多功能实验实训室,128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4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43.3万册,电子图书250万册。

近年来,学校招生录取率稳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平均毕业去向落实率超过95%,毕业生以“职业素养高、上岗速度快、实践技能强”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近三年,学生参加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大赛获奖11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1项;省级以上科技文化作品获奖50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5项;省级以上体育赛事获奖数为153项,其中金牌30枚、银牌20枚。

学校大力推进“产业惠校”战略,与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搭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平台。学校共有合作企业16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30家,产教融合型企业9家,建有3个校级产业学院,14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共建实训室7个,6个校级科研平台,开展实际招生的订单班15个,覆盖专业24个。

学校践行“文化兴校”战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营造百花齐放的校园文化格局。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现已建成约1.8万多平方米的社区物理空间,各种设施配备完善,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实践基地。

学校积极拓展与海外合作院校在联合办学领域的合作,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抓手为学生开辟了享受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实现专本无缝连接的国际升学路径。学校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合作院校通过学分互认形式开设了大数据与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商务、金融管理等多个专业的国际班。2022年起,学校与澳大利亚国际商学院、澳大利亚中汇学院、新加坡中汇学院联合开设共融课程22门,凸显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的办学愿景,秉承“厚德、励志、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通过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强化内涵建设,持续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努力走出一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