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创建于1993年,前身为南方民族医药进修学院,是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具有独立颁发高等学历文凭资格。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学院已形成“中专、大专(高职大专、五年制大专)、成人专科”三个办学层次,开设医药类为主的专业五十余个。学院现有花之城校区、水海子校区、禄劝新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083.13亩,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专职教师700余人,外聘专家、教授270余人。学院下设护理学院、医学康复学院、药学院、工程学院、教育与管理学院、华为现代产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色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族医药研究所、基础部等多个二级学院。
学院秉承“技能决定一生,道德决定一世”的办学理念,注重德育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院以“素质教育、技能教育、特色教育”为办学宗旨,确立“立德树人、匠心报国”的校训,建设“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校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风,“勤学苦练、知行合一”的学风。学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形成了“六个坚持,雷打不动”的管理特色和“面向基层”到“融通中外”的就业特色。
自建校以来,学院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医药卫生专业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层培养了近十万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药卫生人才。学院特别注重培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倡高岗就业、高薪就业、国外就业、阳光创业,就业率达98%以上,连续6年获云南省教育厅就业目标责任考核二等奖。
学院特别注重校风建设,禁止打牌、酗酒、吸烟等行为,要求教职员工做到的校长率先做到。现任董事长关祥祖,196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4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历任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主编、云南省民办教育促进会副会长。关祥祖在国际国内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20余部,曾获多项国际国内奖项,包括1994年第一届国际民族医药大会金杯一等奖、1997年北京首届国际民族医药大会两项一等奖、1998年国际民族医药金杯二等奖等。
学院坐落在景色秀丽、四季如春的昆明,校园建设风格充分体现现代理念、时代特征、办学特色。校园内建有“犇牛广场”、“英雄广场”、“雷锋广场”、“古圣先贤广场”,党史纪念馆、红军长征文化长廊、党建书屋、校史馆等,校外建有孔子书院,是学生触摸真实历史、塑造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教育场地。校园内还建有图书馆、室内体育馆、室外体育场、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等,丰富师生业余生活。
在教学方面,学院严格执行专业知识占30%,实践教学占70%的成绩评定体系,全面反映职业院校医药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学院将“民族传统疗法”如穴位注射疗法、放血疗法、拔火罐疗法、刮痧疗法等嫁接到教学中,做到“质量是生存的根本”。学院董事会、党委加大对软件、硬件的投入,建成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护理实训实验中心、1个省级财政支持的药学实验实训中心、5个校级实验实训中心、校内药厂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5个,适应AR、VR新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
学院办学成果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曾被评为“社会公认成功育人单位”、“全国先进集体”、“全国优秀民办高校”、“云南省优秀普通高等学校”等荣誉称号。学院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教育,2019年在第八届云南省高校文化节“一校一品”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征集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在第九届云南省高校文化节“中华优秀文化”知识竞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2019年12月八佾舞演出赴澳门参加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获得“最高奖”和“最佳组织奖”。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扩大办学规模、优化办学条件,加快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成为“专业优化、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现代高等职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