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机电工程职业学院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历史与未来并行的职业教育典范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最初在承德办学,后历经石家庄、保定、邯郸等地,最终于2003年4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院校,并正式更名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现校址位于邢台市区,西临风景秀丽的太行山脉,交通便利,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邢衡高速、邢汾高速贯穿本市,郭沫若曾两次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彰显了学校的文化底蕴。
作为河北省教育厅直属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校是河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河北省优质高职院校、河北省高职“双高”计划项目建设单位,同时也是国家机电行业骨干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2014年,学校与邢台学院、邢台市装备制造行业协会共建“邢台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填补了邢台市应用型本科机电类专业的空白,开启了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的新篇章。2019年7月,学校成功承办河北省第二十届大学生运动会,成为河北省历史上第一所举办大运会的高职院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学校占地面积近800亩,固定资产达6.79亿元,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1.6万人。学校开设了48个专业,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等8个领域。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为学校的特色专业,深受学生和企业的青睐。学校拥有5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3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2个河北省示范专业和2个河北省教育行业标准贯标样板学校专业,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专业群为龙头,相关专业群协调发展的“工科为主、文管兼备”的办学格局。
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包括“国家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国家示范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等。此外,学校还建有154个校内实习实训场所和281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学校设有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和国家、省、市三级技能培训基地,可同时承担38个X证书试点的考核鉴定工作,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学校现有教职工693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16人,双师素质教师255人,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418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河北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5人,全国机械行业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2名,15人次在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会中任职,形成了素质优异、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在国际合作方面,学校与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获批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2个,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并与巴基斯坦、马来西亚高校共建海外学院2个,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获评全国职工模范之家、河北省教育宣传工作突出单位、河北省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与实践校企互融、学工合一、德技双修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近年来,学校出版著作(教材)416本,发表论文1793篇,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省级课题68项,市厅级课题406项,取得授权专利551项,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313项。
在就业方面,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中国中车、华为、格力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学校还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邀请企业进校招聘,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业典型。
建校以来,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为社会培养了7万余名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累计直接创造经济效益6亿多元。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及以上奖项63项,省部级奖项592项,市厅级奖项459项,充分展现了学校的教学实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望未来,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