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职业技术学校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革命老区巴中市的第一所全日制高等学府,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4年成立的巴中师范学校、1958年创建的通江中等职业卫生学校以及1990年设立的巴中市技工学校。2013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开启了巴中高等教育的新篇章。
学校秉承“为党育人赓续红色血脉、为国育才培养大国工匠”的办学宗旨,坚持“立德树人、开放办学、创新发展、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以“德行合一,文技兼修”为校训,弘扬“艰苦奋斗,务实兴校”的学校精神。学校的发展理念是“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荣校”,并遵循高职教育规律,致力于培养思想政治坚定、专业能力较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占地面积约550亩,总投资14余亿元,建筑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89人,校外兼职教师21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25%,硕博研究生占比35.7%。学校构建了以博士、教授为代表的“领航专家团队”,以海外留学人才为代表的“海外教学团队”,以企事业高管、高级技术人员为代表的“实践教学团队”。学校图书馆是川东北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馆藏图书约80万册,各类报刊8000余种。学校实现了管理服务一卡通、视频监控一站通、教育教学全联通,现有校内实验室124个,实训基地、中心共8个,校外实训基地100余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
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设有五个二级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理工与经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职学院。学校开设有37个普通高职专业,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近10000人。学校与西华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和内江师范学院等本科院校紧密合作,为学生搭建了本科学历继续教育提升平台。此外,学校还与亚洲、欧洲知名院校如提赛德大学、格鲁斯特大学、切斯特大学、日本群马大学、韩国群山大学、泰国吞武里皇家大学、马来西亚英迪大学等达成联合办学协议,为学生提供海外深造机会。
学校自成立以来,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支持。第二十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四川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田向利,四川省委常委、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曲木史哈,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等领导先后莅临学校视察指导,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效,并做出“要加快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发展”的重要指示。
在省市领导的关心关怀下,学校举办方四川艾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倾力投入,全体师生同舟共济,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先后顺利通过了四川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和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复核现场考察验收。学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茁壮成长,管理不断规范化、科学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2000余名优秀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超过95%。师生参加省、市竞赛获奖200余项,项目获奖国家级19项、省级100余项,市厅级150余项,发表论文900余篇,主参编教材约100本,获得国家专利63项。
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基地、四川省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荣获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平安校园先进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巴中市文明校园、巴中经开区青年就业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学校还当选为全国职业院校红色文化研究与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四川省医药卫生与健康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巴中市晏阳初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和万达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高校联盟理事单位等。
学校办学影响力逐步扩大,不断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巴职智慧和力量。学校特色专业包括护理、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这些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校史悠久,历经多次合并与发展,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为巴中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就业方面,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邀请各大企业来校招聘,确保学生顺利就业。此外,学校还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秉承“德行合一,文技兼修”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荣校”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