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职业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扬州市职业大学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由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学校不仅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还是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以及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学校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过百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来喜等。这些校友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学校占地1415.17亩,全日制在校生1.5万余人,设有22个教学单位。校舍建筑面积55.8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高达45%,被誉为“公园式大学”。学校拥有317个实验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5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212.8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9.73万册。智慧校园集教学资源库系统、远程教育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OA办公系统、校内生活App平台等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69人,专任教师近1000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771人,正高级教师71人,副高级教师347人。学校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有“双师型”教师639人,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83.64%。学校还拥有省级教学名师、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一批优秀教师。

学校专业设置齐全,涵盖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轻工纺织、食品药品与粮食、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新闻传播、教育与体育、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6个大类专业。其中,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建筑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等,这些专业在省内乃至全国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现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国家级骨干专业7个,省高水平、省重点专业群4个,省级特色、省品牌、省高水平骨干专业11个。学校牵头成立了全国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并获批江苏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单位。学校还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1个。

学校坚持“科技兴校”,科研服务能力强劲。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发展委员会工程研发中心3个,省教育厅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众创空间、省级知识产权网点和省级科普基地各1个。近5年来,学校主持市级及市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9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41项;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89项,其中省级以上12项;共发表论文1964篇,其中SCI、EI、ISTP收录和中文核心期刊249篇;共授权专利872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翻番,2023年授权发明专利59项,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19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校”,国际交流日益广阔。近年来,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近50所各类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入选教育部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和中国-东盟千校携手特色项目。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号召,与东盟国家、葡语系国家、非盟国家、中亚、南亚国家的教育部门建立合作关系,设立留学生项目,建立海外实习研修基地、文化交流中心,推进“中文+技能”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学校还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

学校荣获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省国际交流先进高校、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平安校园、省园林式校园、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省双拥模范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国家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等多项称号。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全面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稳步提高,逐渐成为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