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二、2025年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一、办学定位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以全日制高职专科学历教育为主,同时兼顾成人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具备接收外国留学生资质和聘请外教专家资格。201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审定同意学校增挂泸州技师学院牌子,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和社会影响力。
二、悠久历史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川南经纬学堂,成立于1901年,是川南地区第一所“新学”。学校首任校长为清翰林院国史馆编修、晚清第一词人赵熙,朱德、恽代英等革命先驱曾在此任教,培育出吴玉章、曾德林、黎英海等一批杰出校友。学校历经百年风雨,始终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
三、主要荣誉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四川省“双高”院校B档、本科层次职教人才培养试点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等。学校还被评为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等。此外,学校还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集训基地、国家首批示范性技工教育联盟(集团)建设单位等称号。
四、办学条件
学校坐落于长江之滨、沱江之畔,校园环境优美,占地1504亩,开设46个高职专科专业,在校生17000余人。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图文信息中心,馆藏纸质图书1070527册,数字资源量3199834册(小时)。学校还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建筑工程实训基地,以及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工程造价生产性实训基地。此外,学校还拥有成渝双城经济圈川南公共实训基地、川南最大的诺博幼儿园、五星级首旅泸州建国饭店、四星级洲际龙涧假日酒店等优越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五、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734人,其中包括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1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创新领军人才4人,教授57人,省级技术能手10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人,常驻外籍教师2人。学校还聘请了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等439名兼职教师。学校建有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1个。
六、专业建设
学校积极响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主动对接四川省、泸州市的食品轻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形成了以酿酒技术、学前教育、大数据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为龙头引领,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建造技术为骨干支撑,艺术设计、大数据与会计为特色协同的专业群。学校与中国兵器集团、中国酒业协会、中国电科、中交集团、郎酒集团、泸州老窖、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合作,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七、产教融合
学校依托四川经纬教育管理集团,引入国际、国内行业领先标准和管理团队,高标准建成泸州建国饭店、泸州龙涧假日酒店、酒城文化创意美食街、经纬诺博幼儿园等19个实体化运营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与华为、中国兵器、泸州老窖、川南火工等行业龙头共建国防产业学院、川南火工先进制造产业学院等20余个产教融合平台,打造兼具自我造血和育人功能的校企共同体,全面融入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
八、国际合作
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国际化办学思路,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老挝琅勃拉邦省教育与体育厅等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展“国内高职+国外本硕”贯通培养。学校在老挝、越南建设2个高水平海外培训基地“经纬工坊”,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在新加坡、越南建设2个海外分校“经纬学院”,开展学生联合培养。学校还向坦桑尼亚、老挝等国输出教学标准10余项,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学校现开设早期教育、大数据技术、市场营销、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工业机器人等国际化专业,先后培养来自南非、老挝、孟加拉国、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家留学生200余人,并向美国、新加坡、德国和阿联酋(迪拜)等国输送优秀毕业生50余人。
九、教学科研
学校拥有国家骨干专业3个(学前教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学前教育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国家级现代学徒制专业1个(酿酒技术专业),国家1+X试点证书17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1个(艺术设计专业)。学校建有省级课程思政标杆院系1个,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教学资源库3个,主持省级教改项目28项。教师出版学术专著36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0余篇(SCI和EI收录50余篇);教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等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5本教材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2本入选四川省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省级规划教材。
十、社会培训
学校是四川省首批第三方评价机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可承担砌筑工、钢筋工、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在内的28个职业49个工种中、高级工,技师及高级技师技能等级认定。学校立足泸州、面向四川、辐射滇黔渝,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商学院,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学校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项目培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四川省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四川省退役军人专业技能承训机构”“省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四川省统计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市委组织部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每年承担各类社会培训近100000人次。
十一、就业情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学校与中国兵器集团、中国酒业协会、中国电科、中交集团、郎酒集团、泸州老窖、华为、腾讯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还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毕业生在食品轻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表现出色,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十二、学校特色专业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专业包括酿酒技术、学前教育、大数据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其中,酿酒技术专业是国家级现代学徒制专业,依托泸州老窖、郎酒集团等龙头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前教育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毕业生在幼儿教育领域表现突出。大数据技术专业紧跟时代发展,培养了大量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端人才。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与洲际集团等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合作,毕业生在酒店管理、旅游服务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十三、校史与历年大事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川南经纬学堂成立于1901年,是川南地区第一所“新学”。1905年,学校更名为川南师范学堂,1927年更名为泸县县立师范学校。1950年,学校更名为泸州师范学校,1985年升格为泸州教育学院。2002年,泸州教育学院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泸州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学校增挂泸州技师学院牌子,进一步提升了办学层次。近年来,学校在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