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职业学院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厚德强技”的校训,秉承“依法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模式,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学院校园占地1120亩,建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设施。学院设有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此外,沧州市政府依托学院建设的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中,未来将为沧州市职业院校学生培养、企业员工培训及社会再就业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972人,其中专任教师632人,教授、研究员49人,副高职以上职称228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达68.85%。学院曾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并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名。全日制在校生高职13000余人,中职16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学院下设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和沧州工贸学校,设有十系六院三部一中心,涵盖45个招生专业。其中,河北省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3个,省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专业群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学院形成了以现代服务、汽车、电气、机电、牧医、财会、园林、信息技术为主体,建工技术、应用化工、机械制造、工程造价、学前教育、电子商务、艺术设计、现代农业等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涵盖了工、农、经、管、教、艺等多个学科门类。
学院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紧密对接“雄安新区”建设需求,围绕沧州市五大支柱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优化专业设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学院与华为、微软、君乐宝乳业、河北新华集团、牧原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培养模式。2016年,微软在中国环京津地区开办的首家IT学院——沧州北方微软IT学院落户学院,重点培养全球IT领域高端技术人才。2017年,渤海大数据研究院落户学院;2018年,学院与华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正式成立华为(沧州)ICT学院;同年,沧州市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在学院成立。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自2005年成功开办中国-乌克兰合作办学项目以来,先后与波兰、德国、澳大利亚、荷兰、美国、俄罗斯、韩国、英国、泰国、马来西亚、西班牙等国家的大学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涉及管理学、经济学、自动化和建筑工程等专业。学院已培养700余名国际化人才,学生不仅熟练掌握外语,还获得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历。自2016年起,学院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目前有来自加纳、喀麦隆、玻利维亚、肯尼亚等27个国家的3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汉语和国际贸易等专业。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始建于1955年,是沧州市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也是黑龙港流域重要的区域性农业科研、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中心之一。农科院现有职工147人,其中研究员20名,副研究员3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50人,形成了完整的人才研究梯队。下设7个研究所,涵盖农作物新品种改良、农田高效、林果、资源环境与草业、植物保护、蔬菜花卉、海洋与水产等领域。近年来,农科院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脉搏,积极承担国家和省市重点研发课题,服务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2011年,沧州市委、市政府将沧州财经学校、沧州财税学校、沧州商业学校和沧州供销学校整合组建为沧州工贸学校,并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沧州工贸学校现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2016年成为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名牌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292人,在校生2459人,开设16个专业(方向),涵盖智能制造、汽车产业、信息技术、经贸服务、文化体育等领域。
多年来,学院以突出的办学业绩荣获“河北省精神文明校园”“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北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沧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院将继续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