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国办全日制综合性艺术职业学院,其前身是1959年创建的黑龙江省戏曲学校。1972年,学校更名为黑龙江省艺术学校,2002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与黑龙江省文化干部学校合并,正式组建为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院位于黑龙江省,校区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拥有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
自建校以来,学院已培养出众多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的表演艺术家、剧作家等艺术人才。其中包括作家张抗抗,剧作家张明媛、鲍十、李景宽、费守疆,书法家张戈,表演艺术家刘淑琴、赵三凤、白淑贤、邢美珠、李师友,杂技表演艺术家王虹,舞蹈家唐文娟、魏云、邱辉,歌唱家牟玄甫、金曼、刘和刚、于乃久、王邵玫,作曲家王宁、李黎夫,小提琴演奏家薛苏里,音乐制作人李盾,影视表演艺术家刘佳、刘之冰、张国强,画家吴团良、林建群等。学院因此被誉为“黑龙江艺术人才的摇篮”。
学院以高职教育为主,中职教育为辅,成人培训为补充。特色专业包括影视表演、舞蹈表演、音乐表演和舞台艺术设计等。其中,影视表演和舞蹈表演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音乐表演和舞台艺术设计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021年,舞蹈表演专业通过黑龙江省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验收(优秀),并入选黑龙江省第二轮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成为全国高等艺术职业院校骨干专业点。此外,“花棍舞”和东北秧歌被“三部委”遴选为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2018年,学院原创舞剧《原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学院在戏剧影视创作演出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曾获“中国曹禺戏剧奖”、中国戏剧“群星奖”、中国戏曲“小梅花”奖、“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多项大奖。音乐表演(声乐、器乐、民乐)和艺术设计等专业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自2010年以来,学院共荣获各类奖项5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70余项。
2021年10月,学院完成了新校区的搬迁置换工作,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2022年,学院在全省教学成果奖评比、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奖项和赛项评比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学院在“双高建设”道路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学院多次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21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标兵”,2022年入选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省级示范点。作为学院前身的黑龙江省艺术学校,也曾多次被教育部、文化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艺术中专”。
在就业方面,学院与多家知名艺术团体和文化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不仅是一所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更是推动黑龙江乃至全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博艺,创新卓越”的校训,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