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职业技术学院
2025年长江职业学院简介
长江职业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始于1984年的湖北经济管理大学。1998年10月,湖北省政府将武汉冶金安全技术职工大学并入湖北经济管理大学;1999年7月,教育部批准以湖北经济管理大学的办学基础设立长江职业学院;2015年6月,湖北省政府将创办于1975年的湖北省医药学校整体并入长江职业学院。2019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优质高职院校。2021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并入选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2022年,学校成功入选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动漫设计、药品生产技术两个专业群入选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2023年,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地处美丽的南湖之滨、“武汉·中国光谷”核心地段,分校区办学,整个校园占地面积1139亩(含秀海湖区域用地393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生14000余人。光谷校区、武汉新城校区分别地处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新城葛华片区(中部电商基地)、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区,区位优势明显。
学校立足武汉新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面向武汉都市圈,融入长江经济带,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适应现代高端产业集群需要,着力培养德技兼修的高素质拔尖创新技能人才。真正实现了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要求:“把学校建在产业基地和开发区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和需求链上”。
学校特色专业与校史
长江职业学院下设12个二级院部,包括花湖临空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财经旅游学院、数据信息学院、机电汽车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医药护理学院、文化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美育工作部、创新创业学院、国际学院。学校开设有文化艺术、财经商贸、电子与信息、土木建筑、装备制造、汽车制造、旅游、食品药品与粮食、医药卫生、新闻传播、教育与体育等十三个大类47个专业。
学校拥有教师700多名,其中教授87名、副教授300多名,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湖北省技术能手、湖北省产业教授、世界技能大赛3D数字游戏艺术赛项全国总决赛裁判、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技术指导专家、荆楚好老师等一批专家教授及省级教学团队,建设有一批国家级骨干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
学校积极探索“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服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创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与人福医药、湖北中医药大学牵头成立湖北省生物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先后当选、成为各个行业领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含常务副理事长)8个,成立产业学院4个。与世界500强企业等开办订单培养班32个,深度合作企业200多家,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质量。
学校历年大事
建校以来,全校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不断改革优化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业绩。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全国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全国首批健康学校建设单位、世界技能大赛3D游戏设计赛项中国集训基地,设有湖北省高职院校唯一的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高职院校生涯研究培训基地”和“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学校是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党建研究会和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学会首届会长单位,连续十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曾荣获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2020年、2022年两次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典型院校50强。
就业与创业
近几年,长江职业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6%以上,位居湖北高职院校前列,是湖北高校就业先进单位、大学生创业示范单位。2013年,学校被列入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前100名唯一上榜的高职院校,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85位。2015年中国大学竞争力排名,入围专科院校100强,在全国1300多所专科院校中排名第44位。2017年高校毕业生月薪调查,长江职业学院在全国1300多所高职院校中排名第42位。2019年,入围广州日报全国1400所高职院校毕业生职场竞争力排名第85位。2021年3月,长江职业学院入围2021校友会中国高职院校百强榜的73名。2024年1月,在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发布的中国大学排名中,长江职业学院位列2023年中国高职院校(II类)排名32位。
学校本着“匠心至善、和合共生”的办学理念和“技能成才、人人出彩”的育人理念,形成了“与时俱进”的校风、“厚德尚能”的教风、“笃学善行”的学风。人才培养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倡导因材施教,相信“人人有才”,致力“人人成才”,因时因势发掘潜能,托举每一个向上的梦想,引导学生成人成才并走向成功。学校注重锻造学生的核心素养,营造健康、高雅、向上的“技能长职、人文长职、创新长职”校园文化,着力打造办学定位准确,特色亮点纷呈,社会服务能力强,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的“省内领先、中国特色、国际视野”高水平高职院校。
学校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开放办学,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深化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加强与国外、境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加拿大、德国、韩国、泰国、老挝等国家的10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