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传承与创新的艺术殿堂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一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光荣历史传统的艺术院校,自1950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承“文以载道,艺以弘德”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学校前身为“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叶剑英元帅亲自创办,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化艺术教育领域的崇高地位。

校史沿革与重大事件

1950年,学校在广州市成立,初期以培养文学艺术人才为主,迅速成为华南地区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南文艺业余大学”,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埃兼任校长,文艺大家关山月、黎雄才等担任顾问,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地位。1995年,学校再次更名为“华南文艺成人学院”,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斯奋兼任院长,文艺家林墉、郭绍纲等任学术委员,学校在成人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2003年,学校被列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九大文化工程之一,标志着其在广东省文化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004年,学校转制为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更名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篇章。2019年,学校成建制移交到广东省教育厅管理,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2022年,学校与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正式开展集团办学,实现了优质资源的优化整合,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色专业与就业前景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以其鲜明的文旅融合特色和齐全的文化艺术与旅游专业门类而著称。学校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产业,开设了39个专业,重点打造音乐传播、工艺美术品设计、影视编导、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群。这些专业不仅在全国职业教育中具有示范作用,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学校与220家文化、艺术、旅游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的实习就业网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许多毕业生在国内外知名文化、艺术、旅游企业中担任重要职位,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此外,学校还开辟了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实习就业途径,为学生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大师云集与学术积淀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大师云集,传薪远举。欧阳山、刘田夫曾任名誉校长,文艺大家关山月、黎雄才、郭绍纲、杨之光曾担任顾问。岭南文艺人才于斯为盛,著名雕塑家潘鹤、著名水彩画家胡钜湛、著名音乐教育家梁訢等曾在校领衔治学,为学校积累了深厚的文艺底蕴。

学校现有教职工600人,先后培养了全国模范教师2名、南粤优秀教师10名、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6名、文化和旅游部“万名旅游英才”13名,并引进工艺美术大师16名、非遗传人6名、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一级作家、国家一级指挥等7名、行业领军人才9名来校授课,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产教融合与服务社会

学校牵头成立广东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集团、广东旅游职教集团,建成省域最大的文旅产教融合平台。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机会,还为社会输送了数万“文旅粤军”,得到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

学校始终牢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推动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现代文旅职业教育各领域、各环节。通过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学校帮助中小学打造特色美育课程和实践品牌,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以美育人”的新局面,使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更好地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将秉承“砺志、创新、明德、尚美”的校训,锚定建设国内一流优质品牌文旅类学校的发展目标,打造省域文旅产业人才培育和文旅技术创新的职教高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高职文旅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