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柳铁职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市,是一所以铁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铁道部直属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柳州铁路运输学校。1958年至1962年,学校升格为广西铁道专科学校和柳州铁道学院(本科),开启了本科教育的历史篇章。1997年至2007年,学校先后合并了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柳州铁路局分校、柳州铁路局教师进修学校、柳州铁路司机学校和柳州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进一步壮大了办学实力。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称号,2009年正式更名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学校被评为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成为广西特色高校,2014年入选首批广西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改革试点单位。2022年,学校在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验收中获评“优秀”等次,2023年再次入选广西新一轮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

学校秉承“明德砺志,求知笃行”的校训,弘扬“艰苦奋斗,虚心善学,实干创新,勇于攀登”的精神,形成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以岗导学,服务基层”的鲜明办学特色。建校68年来,学校为我国铁路现代化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14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涌现出“共和国铁路楷模”侯树德、全路首席技师李桂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永等一大批杰出校友,被誉为中国西南地区铁路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

学校占地面积721亩,建筑面积32万多平方米,现有教职工766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师432人,在读博士及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3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258人。学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技术能手、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等7人,以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广西高职唯一)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和省部级教学团队5个。学校下设11个二级学院,包括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通信信号学院、运输管理学院、动力技术学院、城轨交通学院、建筑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通信与物联网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开设45个专业(2024年招生专业39个),全日制在校学生约1.6万人。

学校在就业方面表现突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主要就业方向为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等铁路系统单位,以及柳州本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企业。学校与多家企业开展“2+1”定向培养合作,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

学校特色专业包括铁道运输、城轨交通、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等,其中铁道运输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城轨交通专业则是近年来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发展的新兴专业。学校还积极推动国际化办学,与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展合作,培养国际化铁路人才。

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学校是全国铁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试点专业2个),并牵头组建了广西轨道交通产教融合共同体。学校与广西轨道交通工程职业教育集团成员企业合作,组建了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服务中小微企业,获省部级众创空间1个、省部级工程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7个、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授权专利984项,横向技术服务234项,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研发信号职教装备8项,创收1.2亿元。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服务新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行业特色鲜明、引领辐射广泛、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轨道交通高等学校。

学校历年大事记:

  • 1956年:学校前身柳州铁路运输学校成立。
  • 1958-1962年:升格为广西铁道专科学校和柳州铁道学院(本科)。
  • 1997-2007年:先后合并多所学校,壮大办学实力。
  • 2008年:获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称号。
  • 2009年:更名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2010年:获评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 2013年:成为广西特色高校。
  • 2014年:入选首批广西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改革试点单位。
  • 2022年:获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验收“优秀”等次。
  • 2023年:入选广西新一轮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