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省州共建共管。学校的前身可追溯至1955年创办的潞西师范学校(1974年更名为德宏州民族师范学校)、1958年成立的德宏州农业学校以及1978年设立的德宏师专班。1984年,德宏师专班升格为德宏州教育学院,1999年上划省管并更名为德宏教育学院。2002年,德宏教育学院与德宏州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新的德宏教育学院。2005年,德宏州农业学校并入德宏教育学院。2006年,德宏教育学院改制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德宏,面向云南,辐射周边国家,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经过六十余年的积淀,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教育学学科为龙头、师范专业为重点、多学科交叉协同发展的地方应用型师范学校。学校在边疆地区扎根办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

学校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芒市,占地面积990.21亩,总建筑面积317643平方米。校园内设有实验实训用房77519平方米,图书馆29517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05.98万册,电子图书20万册。学校拥有139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20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此外,学校还设有2400余平方米的学生“双创”平台,并拥有附属中学、小学及幼儿园各1所,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教育实践环境。

学校现有校内专任教师475人,兼任教师118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59人(正高级33人),占校内专任教师总数的33.47%;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32人(博士13人,博士在读7人),占校内专任教师总数的48.74%。此外,学校还聘请了114名来自高校、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或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特级教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3个,以及多位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的专家学者。

学校面向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区招生,实际招生的专科专业共45个,涉及教育学、农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其中教师教育类专业1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561人,其中高职生9467人,五年制中职生73人,留学生21人。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在基础教育、农业技术、管理等领域,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校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学校拥有省级科研机构2个、州级3个,与德宏州人民政府共建“德宏州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心”“德宏州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学校还建有第十四批云南省科普基地——中缅国际科技交流科普基地、云南省国际联合创新平台——云南省咖啡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和云南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1个。此外,学校还设有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瑞丽江-大盈江流域民族文化馆,其中的“江应樑傣族博物馆”“景颇族历史文化传习馆”使学校成为国内唯一具有较为完善的傣族、景颇族历史文化展示和研究体系的高校。

近五年来,学校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4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课题1项、国家民委课题2项,省级科研项目22项,省级科技人才项目11项,厅级科研项目89项。学校还获得了多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包括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等。

学校在就业方面也表现突出。多年来,学校为德宏州乃至云南省基础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人才。同时,学校还为全州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素质强的少数民族干部和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涵盖教育、农业、管理、文化等多个行业,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的教育学、农学、管理学等专业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尤其是教师教育类专业,已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此外,学校还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设了傣族、景颇族历史文化相关课程,培养了一批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专业人才。

60多年来,几代德宏师专人立足边疆,艰苦创业,先后培养了41000多名毕业生。学校不仅为地方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优秀教师,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立足边疆、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为边疆地区的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