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1 0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是嘉兴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高职院校,位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之畔。学校不仅是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还是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A类建设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绿色学校、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学校、省高校党建“四个融合”先行试点单位、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高校智慧思政特色应用试点单位和特色应用场景建设单位。此外,学校还荣获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教育部机关党性国情教育基地、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主任委员会红船精神研学基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乡村振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网络安全专委会执行主任单位等多项荣誉,是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7年,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的浙江省嘉兴农业学校和创办于1985年的嘉兴丝绸工业学校。两校于1998年合署办学,1999年筹建高职。1955年,以浙江蚕学馆(创办于1897年)为基础发展而成的浙江省杭州蚕桑学校并入浙江省立嘉兴农业学校,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办学底蕴。学校历经百年发展,始终秉承“红船精神”,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80亩,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教职员工124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20余人。学校设有航空与轨道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互联网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现代商贸学院、时尚设计学院、海盐学院等10个全日制二级学院,同时建有国际教育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开放教育学院、社区教育学院、老年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嘉兴市红船精神教育实践中心)、基础教育部等教学单位。学校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42个全日制招生专业(方向),全日制在校生14780余人。

在特色专业方面,学校的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群在省内乃至全国享有较高声誉。其中,智能制造学院与南湖区政府、南湖高新区管委会、中电科36所等单位合作共建“南湖智造”产业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端制造业人才;现代农业学院依托“一校两院双基地”优势,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年培训量超过4万人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校在就业方面表现突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学校与嘉兴市欣禾职业教育集团紧密合作,形成了“集群对接、合作发展”的“嘉兴模式”,与41个产教融合平台深度合作,实现了专业产学合作全覆盖。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的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等领域就业前景广阔,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中电科、华为、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工作。

学校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十三五”以来,学校教职工累计承担各类课题13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承担横向项目620余项,累计到款3100余万元;公开发表论文1830余篇,其中SCI、EI等检索论文7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3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20余项;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90余项,其中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学校还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主题,构建了完善的政行企校多方联动社会服务体系。学校创新设计“一院对接三地”的模式,跨专业组建以博士、教授为主的管理和技术服务团队,实施“红船领航”东西协作工程、山海协作工程,开展面向嘉兴本地以及结对地区的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行动。“四融四新:乡村振兴‘新农人’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乡村振兴“新农人”培养案例入选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会议材料,成果被中央电视台CCTV-13新闻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进行独家专访,《中国教育报》《农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升本创大”的要求,正奋力争创全国“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努力把学校建成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红船旁高职名校,为浙江“两个先行”和嘉兴“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