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是辽宁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行业背景。学校始建于1952年,最初名为锦州合成燃料厂技工学校,2002年辽宁省石油化工学校与锦州石油化工职工大学合并,正式更名为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并入,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学校位于锦州市,拥有滨海和古塔两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学校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厚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先后获得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省委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党建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学校现有教职工446人,其中专任教师364人,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2个,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4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7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最美教师1人,省专业带头人8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个,省“教育世家”1个,省职业教育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省名师工作室5个,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万”层次人才29人,获万华化学奖教金优秀教师3人。这些优秀的师资力量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校现有在校生近9000人,开设中高职专业51个,其中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5个。石油化工、化工装备、自动化技术专业群为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群、分析检验技术专业群、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群为A等省级“兴辽卓越”立项建设专业群。石油炼制专业、畜禽生产技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为省中职教育优质专业立项建设专业。省高等职业教育五星级专业5个、四星级专业8个,省数字化升级改造示范专业4个,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1个、省“订单、定制、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1个、省书证融通示范专业2个。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建有校内实训室145个,校外实训基地83个,是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泰国金池工业园鲁班工坊产学研基地,中国石化联合会首批石油和化工行业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学校还设有应急管理产业学院1个,兴辽产业学院5个、乡村振兴产业学院3个,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在就业方面,学校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所属企业,华锦集团,中化集团,大唐国际,恒力石化,万华化学,华为,腾讯等300余家规模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2022年荣获“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学校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中,涌现出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云龙,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曹宽等杰出人才。
学校还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建有6个技术创新中心,2个中试基地、1个省级众创空间(3GT众创空间)、1个石化研究所。获批省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1个,建有省科研创新团队、“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省级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获批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培育对象,3GT众创空间获评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二芳基乙烷的合成新工艺”入选首届辽宁省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提名项目名单。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学校在玛达埔技术学院建有“中泰石化国际学院”,与俄罗斯喀山国立研究型工艺大学合作办学项目通过教育部备案。与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波兰热舒夫信息与管理高等学校开展“2+2”专接本合作办学。获塞拉利昂教育部“石油化工产品技术专业Diploma2”专业标准认证。学校还与巴基斯坦赫瓦贾·法里德工程技术大学及唐风国际教育集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举办山东中洋集团尼日利亚石化产业园巴基斯坦籍员工留学培训班。学校被评为辽宁省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的职业学校建设单位、2023亚太职业院校特色合作示范项目建设单位。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建设“省内领军、国内一流”职业院校为发展目标,为服务辽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贡献石化学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