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公办高等院校。学院创建于1936年,前身为万县农业学校,2003年与重庆三峡农业机械学校合并组建而成,至今已有近90年的办学历史。学院坚持现代农业办学特色,是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首批“法国施耐德电气绿色低碳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单位、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重庆市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等近300项荣誉。学院累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0万余人。
学院坐落在重庆市万州区,占地面积800余亩,拥有龙宝和沙龙两个校区。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45个专业,在校学生14200余人。学院特色专业包括现代农业技术、园艺技术、畜牧兽医、农业机械与自动化等,其中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被评为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先后获得国家级市级教学成果奖8项,获评国家级“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12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农业农村部服务乡村振兴“名师名课”2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市级一流课程8门。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国家级奖项6项。2012年以来,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荣获一等奖16项、二等奖49项、三等奖34项。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7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博士等人才17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比75%以上。现有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服务乡村振兴“名课名师”、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学院科研实力雄厚,立项科研项目465项,发表学术论文2873篇,其中SCI、中文核心等高质量论文596篇;获权专利与软著331项;现有市级科研创新平台5个,市级创新研究群体2个,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2项。学院深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现有国家级、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55个,校内实训室168个,校外岗位实习基地260个。牵头组建中斯乡村振兴学院、中国生猪产业职业教育产学研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农业职教联盟等30余个国际国内平台。
学院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先后与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高校、机构开展国际合作110项,建立了“中斯乡村振兴学院”“海外生猪产业培训学院”,设立海外基地8个,为斯里兰卡、埃塞俄比亚、塞舌尔等6个“一带一路”国家开发职业标准23项,7门课程获国际认证与推广,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奖25项。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建设,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奋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就业方面,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农业、机械、信息技术、教育等行业,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企业工作。学院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此外,学院还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
学院校史悠久,1936年建校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发展。2003年,学院与重庆三峡农业机械学校合并,标志着学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学院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重庆市乃至全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
学院历年大事包括:2003年合并组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2012年首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获奖;2018年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2020年成为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2022年成功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