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大学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西航职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自1958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承“尚德躬行、笃学擅用”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团结奉献,育才树人,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西航精神,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航空事业。
校史沿革与重大里程碑
学校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第三机械工业部阎良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学校”,隶属于原第三机械工业部。1979年更名为空军航空工程部第三技工学校,1985年升格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1994年更名为空军西安航空工程学校。2001年,学校移交陕西省管理,并升格为大专院校,正式更名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学校以全优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8年,入选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被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学校入围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特色专业与教学资源
学校设有航空维修工程学院、通用航空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开设49个高职类专业,涵盖航空设备维修、机械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其中,航空维修、航空制造、通用航空技术等专业为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人工智能、自动化等专业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学校拥有20架飞机,包括波音737-300和歼7等,建有航空科技馆和210个教学实验实训室,设备总值达2.3亿元,生均1.5万元,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平台。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二级教授2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以及多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学校依托阎良航空产业优势,聘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一坚、王巍在内的600余名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近年来,学校主持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教学标准50余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屡获佳绩。
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乌克兰国立航空大学、泰国国王科技大学等国际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留学生培养和教师交流项目。2022年,学校在老挝设立“经世学堂”,2023年招收第一批老挝籍学历留学生。学校还成功入选“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和“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就业优势与校企合作
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7%以上,超过60%的毕业生签约大中型国有企业,40%以上进入航空工业、空军装备维修、民航运输等行业。学校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南方航空、厦门航空等50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
未来展望
站在“双高”建设的新起点上,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推进“产教融合、校地融合、军民融合”战略,努力建成航空特色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为国家航空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