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是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创建于1965年,前身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成为重庆市第一所公办本科职业大学。学校位于重庆大学城,地处西部(重庆)科学城“智核区”,紧邻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重庆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服务西部(重庆)科学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国家战略。学校结合重庆市主城新区功能定位与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双重需求,助力重庆打造西部职教高地。
学校现有大学城校区、北碚校区、永川校区,占地2566.18亩,校舍77.29万平方米,总资产25.0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98亿元,全日制在校生21508人,馆藏图书257.96万册(含电子图书)。学校设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财经管理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建筑与材料学院、智慧健康学院8个实体性学院,以及通识教育与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国防教学部、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4个功能性学院。
校史与历年大事: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的前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成立于1965年,历经多次合并与发展,逐步成为重庆市电子信息领域的领军院校。2024年,学校成功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标志着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突破。学校在2023年软科中国高职院校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3,2024年高职智库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活力指数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2,充分展现了学校的综合实力与影响力。
特色专业:学校以专业特色统领办学特色,紧密对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布局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等数智化特色专业群14个。2024年全日制职业本科招生专业6个,开设全日制高职专科专业65个,分布在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财经商贸等10个专业大类。学校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出版国家规划教材99部,立项建设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建成国家级重点(骨干)专业18个、国家级课程22门、国家级实训基地13个。在“2024年金平果高职专业整体实力排行榜”中,学校10个专业竞争力位列全国第1,30个专业竞争力位列全国前5。
就业情况: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重庆市高校前列,2024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98%以上。学校与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薪资水平居重庆市同类院校前列。学校还通过“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工匠工坊支持计划”等个性化培养机制,为毕业生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
杰出人才: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培引并举”打造高水平团队和领军人才。现有专任教师1227人,其中博士142人,正高级职称125人。引进院士等国家高端领军人才3名,自主培养国家级名师3名、全国技术能手18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名以及省部级拔尖人才100余名。学校教师团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称号40余人次。
研发服务:学校建有“沈昌祥网络空间安全院士专家工作站”“硅光子千人专家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联合重庆大学共建“大数据智能与隐私计算”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近五年,学校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41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03项,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11项。
国际合作:学校与国外多所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学生500余人,面向14个国家招收来华学历留学生200人。学校推动“中文+职业技能”国际项目,成功申报教育部教育援外项目2个,连续四年立项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为南非、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培训4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
面向未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持续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努力建设成为“应用技术研发导向、电子信息特色鲜明、全国顶尖、世界一流的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