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工程职业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开封,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始建于1929年,前身为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历经多次更名与改制,1998年正式定名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学校由水利部划归河南省,实行省部共建。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以及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建设单位(全国前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学校校史悠久,办学积淀深厚。自1929年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培养水利技术人才为己任,被誉为黄河流域的“黄埔军校”。原水利部部长杨振怀曾赞誉学校为“黄河技干摇篮”,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原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等领导也曾多次到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特色给予高度评价。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更是表示:“没有黄河水院,就没有黄河50多年的岁岁安澜。”学校历经90余年的发展,培养了近20万名毕业生,他们活跃在祖国的大河上下、大江南北,为国家的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1780余亩,建筑面积52万余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6亿余元,固定资产总值20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137万余册,电子图书90万余册。学校还建有184个理实一体校内实训场所和216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在师资力量方面,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85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37.98%,博士、硕士占比87.69%,“双师型”教师占比64.94%。学校还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此外,学校还培养了1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以及60余名河南省“中原英才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职业教育教学专家。

学校设有17个教学单位,开设65个专业(方向),涵盖水利、测量、机器人、大数据、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其中,水利工程、测量技术、机器人技术等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青睐。学校还拥有1个国家级精品专业、2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0个“双高计划”国家重点专业群建设专业和7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骨干专业。

在就业方面,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就业竞争力位居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一名。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中国水电第十一工程局、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此外,学校还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了黄河明珠产业学院、鲲鹏产业学院等13个产业学院,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学校在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并与国家自然资源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封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学校还牵头成立了黄河流域职业教育联盟和中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进一步推动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28个国家和地区的58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还建设了4所海外“大禹学院”,开发了12项获赞比亚、南非官方认可的国际化教学标准,输出了中国水利职教品牌。学校累计培养了来自45个国家的800余名来华留学生,并完成了赤道几内亚、孟加拉国等7个国家的技术服务项目40余项。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先后荣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众创空间等荣誉。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共获得国赛1金、4银、11铜,省赛55金、71银、78铜的佳绩。学校通过“双平台、三生态”为核心的人才协同培养体系,构建了区域性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其深厚的办学积淀、雄厚的师资力量、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卓越的育人成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学校将继续秉承“守诚、求新、创业、修能”的校训,朝着创建“特色鲜明、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职业技术大学的目标迈进,为国家的职业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