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乌拉尔学院
二、2025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乌拉尔学院简介
历史背景:乌拉尔学院是2018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联合创办。乌拉尔联邦大学始建于1920年,前身为叶卡捷琳堡矿业学院,后更名为“叶利钦大学”,是俄罗斯9所联邦大学之一,也是“5-100计划”重点高校之一。该校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等国际大学组织的核心成员。2016年,乌拉尔联邦大学受俄罗斯教科部委托,牵头组建“金砖国家网络大学”。2017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作为中方牵头单位,与乌拉尔联邦大学共同主导了该组织的机制建设。乌拉尔学院的成立是“金砖国家网络大学”框架下的首个合作办学实体,也是落实《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的重要成果,得到了中俄两国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乌拉尔学院不仅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开放活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列入“十三五”和“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历年党政工作要点。学院承担了金砖国家网络大学秘书处和河南省“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心的工作,办学声誉持续提升。近年来,学院在推动中俄教育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科专业:乌拉尔学院于2018年5月正式启动并招生,首批设置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测绘工程、建筑学四个本科专业。2019年初,学院将2015年申办的土木工程项目专业纳入管理范围,进一步丰富了学科体系。学院依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建筑学院和土木与交通学院等五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引进乌拉尔联邦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五个合作办学专业的快速发展。这些专业的建设为学校获批“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乌拉尔学院还开设了多个特色专业,如“智能水利工程”和“绿色能源技术”,这些专业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师资队伍:乌拉尔学院坚持融合中俄先进教育理念,引进优质资源,着力构筑高端人才汇聚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高地。学院现有中俄师资206人,其中中方师资147人,乌拉尔联邦大学俄籍师资59人。师资队伍中包括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36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63名,具有博士(俄罗斯正/副博士)学位人员114名。中方师资中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6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5名等。俄方师资中包括俄罗斯建筑科学学院通讯院士1名、俄罗斯联邦荣誉教育工作者2名、俄罗斯联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致谢教师5名等。
学生情况和就业前景:乌拉尔学院面向河南、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广东、广西和新疆等10个省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10人。自成立以来,学院累计招生1373人,毕业398人,土木工程项目专业自2016年起累计招生881人,毕业461人。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精通外语并熟悉国际工程规范的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俄罗斯、中亚、东欧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础设施海外投资和能源合作的重点区域,乌拉尔学院的专业设置与这些地区的需求高度契合。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中建集团、中国电建、中石油等大型国企,或赴俄罗斯、中亚等地区参与国际工程项目。此外,学院还与多家跨国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科研奖励:乌拉尔学院坚持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协同建设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学及交通运输等学科领域。学院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水利水电产学研战略联盟,主持完成了多项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厂自动化、水利水电建筑设计等科研及工程项目。学院拥有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获教育部、河南省教学研究项目1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学院还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奖70余项。
国际交流:乌拉尔学院作为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高校秘书处和河南省“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心的承办单位,积极推动中俄教育合作。学院通过承办中俄合作办学高校联盟、金砖国家网络大学年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学院还建立了多维度留学资助服务体系,包括国家资助和学校资助相结合、全额资助和部分资助相结合、长期留学和短期访学相结合的模式。2020年,学院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已有82名学生获得公派赴俄留学资格。
特色及优势:乌拉尔学院作为金砖国家大学组织框架下的首个合作办学实体,具有显著的国际化平台优势。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务实长远,注重传承中华文明优秀品质,同时吸纳俄罗斯文化的优质元素,培养具有良好外语水平、系统掌握专业理论和技能、熟悉国际工程行业规范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学院通过引进俄方师资、课程体系、教材、数字资源、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实现了中俄优质资源的深度融合。
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采用“理论+外语+应用技能”的模块化设计,既注重专业基础的夯实,也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重视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发展理念:面向未来,乌拉尔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院将通过引进和融合俄方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办学理念,助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对外开放和内涵发展,努力建成中部地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于一体的高水平育人和学术高地。学院将进一步满足中部地区人民对多元化、国际化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为河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同时助力中俄人文交流机制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深入发展,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贡献力量。
自成立以来,乌拉尔学院在推动中俄教育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办学水平,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