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信息学院
信息通信学院(原国防信息学院)地处中南重镇武汉,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深厚底蕴的军事院校。2017年5月,以原国防信息学院、原西安通信学院为基础组建而成。学院校区分布鄂陕两地,总面积近3000亩,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先进的科研平台。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历经数次校址迁移和15次更名,始终秉持"忠诚、创新、求实、奉献"的校训,在曲折中发展,在改革中前进,逐步形成了以军事信息学为龙头,以军队指挥学、军事装备学、军事训练学和军队政治工作学为支撑的新型学科体系。
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0年,前身为八路军通信学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学院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通信技术人才。新中国成立后,学院先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国防信息学院等,2017年与西安通信学院合并组建为现信息通信学院。学院在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标志着学院办学层次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学院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十二五"期间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点,1个湖北省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包括军事信息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网络空间安全等,其中军事信息学专业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院还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在师资力量方面,学院现有专业技术少将1人,专业技术二级、三级2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222人(含外聘12人)。学院教师队伍中,有1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9人被评为全国、全军优秀教师,16人被评为原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被评为全军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先进个人,1人获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82人次获军队院校育才奖,8人获原总参"人梯奖",2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67人次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2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
学院在科研方面成绩斐然,"十二五"以来共承担国家、军队(省、部)级以上课题823项,其中国家级47项,军队级460项;共获科技进步奖114项,包括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82项;获部级以上学术研究成果奖81项,包括全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全军通信兵战法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获国家和国防发明专利20余项。
在就业方面,学院毕业生主要面向全军信息通信部队就业,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中,90%以上进入师团级指挥岗位,60%以上在军级以上机关任职。学院培养的16万余名军事通信人才中,有300余人成长为将军,全军通信部队90%的团以上领导干部在学院接受过培训。近年来,学院还积极拓展军民融合就业渠道,与华为、中兴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选择。
学院教学资源丰富,是全军首批开展军事学研究生教育的院校之一,是最早开展信息战理论研究的院校。目前拥有16个全军性的教学科研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基地),122个实验室(含1个军队重点实验室),各类通信装备300余台(部)。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10209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9.62万余种、72.93万余册,电子图书350万余种,电子期刊9238种,数字信息资源总量达到143.7TB。
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紧紧围绕"一个一流、两个高地"的办学目标定位和"双一流"、"双重"建设要求,以锻造一流的军事人才队伍为使命,以重塑一流的学科专业体系为牵引,以孵化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为抓手,以构建战训一体的教研条件为依托,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发扬团结进取、求实献身的精神,全力打造全军信息通信领域的招牌学院、国防科技大学旗下的品牌战队,为我军信息通信事业的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