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外国语职业大学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简称“山外”,始建于2005年8月,前身为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作为全国首批职业本科学校之一,学校于2018年12月成功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并于2023年1月增列为职业本科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学校拥有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开设46个招生专业,其中职业本科专业22个,涵盖外语、经贸、管理、艺术等多个领域。
学校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中宣部、教育部在山东省确立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三进”唯一试点学校,山外在党建、文化传承、绿色校园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先后荣获“山东省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山东省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山东省绿色学校”等称号。此外,学校还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等7个国际合作组织的会员单位,并多次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等百余项荣誉。
校史与历年大事
2005年,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正式成立,开启了学校发展的序幕。2018年,学校成功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成为全国首批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之一。2020年,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2023年,学校增列为职业本科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标志着学校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近年来,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牵头开发多个国家的职业标准和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特色专业
山外以“外语+职业”为特色,开设了多个特色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商、翻译、国际物流等。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之一,依托学校的外语优势,培养了大量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学校还开设了非遗文化课程,将日照地域文化融入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就业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其中外语类、经贸类专业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菲华海运(菲律宾)公司、阿里巴巴国际站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化就业平台。此外,学校还积极拓展海外就业市场,毕业生遍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办学模式
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融合、三组合、三拓展”职业本科教育办学模式。“三融合”即校企融合、产教融合、市校融合,通过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产学研示范基地,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三组合”即“外语+职业”组合、“专业+外语”组合、“拓展训练课+非遗文化课”组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拓展”即拓展中国职教标准国际化路径、拓展联合办学的国际化空间、拓展学生职业发展的国际化视野,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合作,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未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国家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