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医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简称“包医”,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等医学院校。学校成立于1958年,是新中国在边疆民族地区较早建立的普通本科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建校之初,学校即招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开启了为祖国边疆培养医学人才的征程。
1959年和1961年,包头市卫生学校和内蒙古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先后并入包头医学院,进一步壮大了学校的办学实力。2003年6月,教育部决定将包头医学院与包头钢铁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科技大学。2005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内蒙古科技大学分为三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学校正式冠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学校现有东河、青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19万平方米。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形成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多层次办学格局,构建了以医学为主,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管理学和工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1997年,学校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7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0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学校设有16个教学单位,包括研究生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与麻醉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中医学院等。学校拥有15所附属医院,其中2所为直属附属医院,另有24所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11个社区卫生实践基地,以及多个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面向19个省(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6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481人,本专科生9354人。
学校开设28个本科专业,其中预防医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地方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校还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并重,突出内涵式发展。自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922人,专任教师548人,其中教授64人,副教授181人,博士研究生83名。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22项。
学校借助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泰国格乐大学等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学校还与北京大学共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与南京医科大学、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开展战略合作。
学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包头市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学校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2019年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校园。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杰出校友人才辈出,建校以来,广大教师和校友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在就业方面,包头医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等领域。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丰富的实习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
展望未来,包头医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建成区域性一流高等医学院校和高水平的区域性医疗、研究中心,为推进教育强国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包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