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航空兵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简称陆军航空兵学院)成立于1999年6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直属的一所专门培养直升机应用人才和开展陆航领域科学研究的初级任职教育院校。作为全军直升机飞行人才培养的核心院校,陆军航空兵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专门培养直升机应用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自建校以来,学院已为部队输送了超过4万名各类直升机专业人才,成为陆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重要支撑。
学院秉承“政治建院、改革强院、科技兴院、依法治院”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空地融合、“教研训”一体化的鲜明办学特色。学院设有指挥、飞行、航空机务、航空勤务、无人机等5大类专业,其中军事指挥和军事装备为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此外,兵种作战学和军事航空学是军队“2110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点。学院的教育体系涵盖新兵训练、预选士官和士官升级培训、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生长军官高等教育和任职培训、现职军官任职培训、文职人员培训、研究生教育以及外军留学生培训等多个层次。
陆军航空兵学院采取院校带部队的办学模式,营区分布“一市三省八地”,拥有80余个各类实验室和全军规模最大的直升机模拟训练中心。学院所属的某飞行训练旅连续65年保持安全飞行,是全军航空兵部队中保持安全飞行时间最长的部队,并于2011年10月被中央军委授予集体一等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技术少将3人,各专业系列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150余人,特级飞行员50余人。其中,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9人获评全军优秀教师,2人获评全军优秀教育工作者,12人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20余人享受政府及军队特殊津贴。学院还拥有无人机/直升机协同技术与应用、航空装备信息化、直升机飞行安全等多个优秀创新科研团队。
校史与历年大事:
陆军航空兵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为适应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组建直升机部队。1999年,随着陆军航空兵部队的快速发展,陆军航空兵学院正式成立,成为全军直升机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2005年,学院被列为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标志着其在军事教育领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2011年,学院所属飞行训练旅因连续65年安全飞行被中央军委授予集体一等功,成为全军航空兵部队的典范。2020年,学院在无人机技术与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科研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实战训练。
特色专业:
陆军航空兵学院的特色专业包括直升机飞行技术、无人机协同作战、航空装备信息化等。其中,直升机飞行技术专业是学院的核心专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直升机飞行员和指挥员。无人机协同作战专业则是近年来学院重点发展的新兴领域,旨在培养具备无人机操作、指挥和协同作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航空装备信息化专业则聚焦于航空装备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为部队提供技术支持。
就业情况:
陆军航空兵学院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队就业,担任直升机飞行员、无人机操作员、航空机务工程师、航空勤务管理人员等职务。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学院毕业生在无人机领域的就业比例显著提升。此外,部分优秀毕业生还被选拔进入军事科研机构,从事航空装备研发和军事理论研究工作。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深受部队和社会的认可。
陆军航空兵学院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卓越的科研成果,成为全军直升机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