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8 0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学校标识码:4150012607)是一所位于中国重庆市的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其前身可追溯至重庆兵器工业职工大学,由长安、江陵、嘉陵、建设、长江、望江、西车、泸化等八所职大合并而成。2003年,学校在重庆兵工职大的基础上转型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9年5月27日,教育部正式批准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并更名为“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批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之一,自2019年起面向全国招收本科学生。

学校坐落于重庆西部新区的璧山,校园占地面积约2800亩,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校园规划科学,依山而建,环境优雅,风景秀丽,建筑气势恢宏,教学设施完备,实训中心规模宏大,学生宿舍、体育场所、生活服务中心一应俱全,是宜居宜行宜学的优质校园。学校在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源于兵工、军校融合、服务国防”“对接产业、智能制造、优势突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十大特色职业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百强”“全国双创示范单位”“全国校企合作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是重庆市首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士官高校,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军工安防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现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技术、汽车工程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大数据工程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现代通信工程、工程造价、现代物流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学前教育、环境艺术设计、舞蹈表演与编导等17个职业本科专业。此外,学校还开设了机械设计及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装配技术、建筑工程、会计等41个专科专业。学校实验实训中心下设机械工程中心、中德汽车工程中心、智能制造工程中心、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中心、虚拟仿真教学实训中心,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25个,其中校外顶岗实习基地66个。学校馆藏纸本和电子图书合计近215.3万册。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49人,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354人,占专任教师的33.75%;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669人,占专任教师的63.78%。学校下设有机械工程学院、车辆与交通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居环境学院(原建筑工程学院、数字艺术学院合并组建)、工商管理学院、儿童发展与健康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军士生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1个学院,现有专本科学生共计2.1万人。

学校积极搭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育人平台,通过“联合定制培养方案”“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共建教学团队”“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培养”“产学研交流”等方式,实现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学校围绕“校企铸魂赋能,产教多元就业”的就业方针,与红宇精工、长安集团、长江电工、中冶建工、重啤、比亚迪、吉利、蒂升克虏伯集团、药友集团、龙湖集团、融创集团等五百多家企业合作,涉及央企、国企、兵企、民企、中外合资企业等类型的企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全国首批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学校将一如既往地保持职业教育属性和特色,坚持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着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和“具有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敬业精神”的职业本科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为重庆乃至全国培养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特色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汽车工程技术等,这些专业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校史悠久,历经多次合并与转型,始终坚持以服务国防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学校历年大事包括2003年转型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9年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等,这些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学校将继续秉承“源于兵工、军校融合、服务国防”的办学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重庆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