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程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4 0

南昌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院校,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学校前身是1988年由中共七大代表、江西省委原书记傅雨田等一批老同志创办的民办赣江大学。1998年,学校更名为赣江专修学院;2003年,学校升格为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并被教育部选定为“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2011年4月,经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正式升格为南昌工学院,成为一所普通本科院校。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学校被列入硕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南昌工学院现为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江西省人民政府首批“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并荣获中国社会组织评估5A等级院校称号。此外,学校还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和江西省民办教育协会授予全国、全省民办学校党建学习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2386.4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达99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山水相依,设施齐全,功能完备。2020年,学校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江西省内少有的集教育、科研、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校。

南昌工学院设有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有60个本科专业和37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8个学科门类。其中,机械工程、人工智能、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为学校的特色专业,深受学生和企业的青睐。

学校现有在校生2.92万余人,教职员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30%以上,博士和在读博士283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近80%。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千人计划”人才、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海外高端A类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5人。此外,学校还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模范教师1人,省、市级教学团队7个。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12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36.46万册,数字资源量772万册。学校拥有江西省汽车零部件数字化制造工程实验室、江西省智能楼宇网络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昌市DME光电工程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近30个,获得各类省市级科研团队近10个。学校还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部级优势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近年来,学校获批立项国家级课题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批省部级课题300余项,市级课题、横向课题等其他各类课题近200项;发表论文(出版专著)4000余篇(部),授权国家专利600余项。

南昌工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和“1+X”人才实验班,通过实施科教协同育人计划、产教融合育人计划、校企合作育人计划等助力学生特色发展。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麦格纳动力总成(江西)有限公司、西格迈股份有限公司、中兴软件技术(南昌)有限公司等100余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学校毕业生以爱岗敬业、基础扎实和技能突出获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500余项。学校连续6年荣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尤其是在机械工程、人工智能、建筑环境等特色专业领域,毕业生供不应求。

南昌工学院秉承“育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学科引领、本科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以应用技术为核心,以制造业为重点,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培养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具有时代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

在未来的发展中,南昌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