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华宇工程学院
二、2025年山东华宇工学院简介:
山东华宇工学院由德州亚太集团有限公司出资举办,前身是创建于2002年的德州华宇学校。2004年,学校改建为专科层次的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23年9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志着学校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以“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为总体定位,以“建百年华宇创特色名校”为愿景,致力于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用的人才和技术。截至目前,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5万余名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在智能制造、能源工程、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就业率尤为突出。
学校占地1146.03亩,现有在校生20824人,其中本科生占比80.2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4370.90万元,建有276个实验实训室,包括智能制造综合实训室、洁净空调工程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等。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68.18万册,电子图书172.15万册。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等11个教学院(中心)。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特色专业包括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其中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被评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还设有中央空调产业学院等6个产业学院,与德州亚太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推动产教融合。
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学校学生处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团委获“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三接九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1245”大规模课堂教学改革工程。近五年,学校获批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4项。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0%以上,人才培养模式和课堂教学改革成效被《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在科研方面,学校现有重点学科3个、重点建设学科3个,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特色实验室3个,德州市科研创新平台16个。近五年,学校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师生授权专利1054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61项。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提供有竞争力的年薪和安家费,支持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通过“三层级三类别八模块”培养培训,学校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还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实施第二课堂建设工程,构建“平台+项目”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近五年,学生获批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8项,获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励6项,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3193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58项。
站在新的起点上,山东华宇工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理念,锚定“精耕细作,培育办学特色”“创造条件,提升办学层次”两大战略目标,持续推进基础办学条件、学科专业、人才队伍、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等建设,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办学水平,推动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取得新成效。
校史与历年大事:
- 2002年:德州华宇学校成立,开启学校发展历程。
- 2004年:学校升格为专科层次的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
- 2014年:学校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山东华宇工学院。
- 202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办学水平得到国家认可。
- 2025年:学校在校生规模突破2万人,本科专业增至36个,科研项目数量和层次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