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树人大学
浙江树人学院创办于1984年,由浙江省政协创立、省政府协调建设、省教育厅主管,是一所社会力量办学的本科高校。2004年9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校考察,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道路,并提出殷切希望。学校始终秉持“树人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办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学校现有杭州拱宸桥、绍兴杨汛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3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教研设备资产总值约3.8亿元,图书馆藏书量210万余册,电子图书100万余种,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现有在校生1.8万余人,其中联合培养研究生200余人。作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学校,浙江树人学院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榜》中位居全国民办高校前列。
校史与历年大事
1984年,浙江树人学院正式成立,成为浙江省首批社会力量办学的高校之一。2004年,习近平同志到校考察,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2010年,学校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学校。2015年,绍兴杨汛桥校区正式启用,进一步扩大了办学规模。2020年,学校入选全国民办学校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2023年,学校科研经费突破2亿元,科研实力显著增强。
特色专业与学科建设
学校学科涵盖医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设有13个二级学院和4个研究院,开设52个本科专业和8个专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A)为省一流学科,另有4个重点建设学科平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省重点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学校以新医科建设为牵引,积极推进医学、理学、工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跨领域交叉,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就业与创业
学校坚持应用型定位,深化产学研融合,建有12个行业(产业)学院,包括浙江省首批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智慧康养产业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0余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近三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创业率位居全省本科院校前十位,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12万名优秀人才。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500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博士45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320余人。近年来,学校引进与培养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国家杰青、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70余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
科研实力
学校拥有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浙江省污染暴露与健康干预重点实验室等。近三年,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70余个,核心及以上论文、专著、批示成果1000余个。2023年,学校科研经费近2亿元,科研实力显著提升。
国际合作
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交流,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90余所院校和机构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学校牵头成立“海峡两岸暨港澳民办(私立)教育研究联盟”,每年选拔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交流学习,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四秩春秋,桃李芬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树人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勇担使命,聚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奋力谱写“特色名校”新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