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外语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1 0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培养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摇篮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外语类本科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经过3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省内外语语种最多、国内广受好评、国际合作广泛的民办本科高校。学校始终秉持"给学生和社会最需要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校史沿革与重要里程碑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93年,其前身为哈尔滨恒星外国语学院(中英合作)。2003年,学校与哈尔滨师范大学合作开办独立本科学院,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完成转设,正式更名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隶属于黑龙江省教育厅。2018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志着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2021年,学校获评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重点培育单位,2023年成为全省首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2024年"壹元学子餐"项目入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奖之"杰出学生支持奖"。

特色专业与学科建设

学校开设32个本科专业,涵盖11个外语语种,形成了"外语+、+外语"的办学特色。其中,英语、俄语、日语等专业在省内具有显著优势,商务英语、翻译等专业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学校构建了以外语类专业群为主体,智慧工科类专业群、商贸文科类专业群为两翼的学科专业体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同声传译实验室是东北地区民办高校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实训基地。

就业优势与人才培养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外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更是高达98%。学校与华为、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业人数持续增长,2024届毕业生中已有超过200人获得海外就业机会。学校还特别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设有创新创业学院,近三年累计孵化学生创业项目50余个。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54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88人,具有境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202人。近年来,教师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2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学校还设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研究基地,在东北亚文化研究、俄语语言文学研究等领域形成了特色研究方向。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131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3+1+X"本硕衔接项目。每年选派数百名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同时接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学校在俄罗斯、泰国等地设有孔子课堂,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2023年,学校与莫斯科国立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联合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校园设施与学习环境

学校坐落于哈尔滨市松北区,校园占地面积65.48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学校建有东北地区高校中规模最大的语言实训中心,配备同声传译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先进设施。校园内实现5G网络全覆盖,建有智能图书馆、智慧教室等现代化学习空间。学校还设有国际学生公寓,为留学生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将继续坚持"国际化、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产教融合,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