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府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3 0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学院始建于2000年,最初面向浙江省招收本科生,2004年通过教育部专项检查和确认,2006年西迁杭州仓前办学,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9月,学院整体东迁至绍兴上虞办学,2019年通过浙江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省级验收。2022年9月,学院学生规模突破万人,成为浙江省内规模较大的独立学院之一。

办学设施完善

学院坐落于绍兴市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550亩,总建筑面积26.2万平方米。新校区一期由上虞方投资约13亿元建设完成,为“交钥匙工程”,二期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人民币,于2022年9月投入使用,为学院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奠定坚实基础。校区内主要建筑包括图书馆、训练馆、田径场、学生活动中心楼、报告厅、行政楼、教学楼、实验楼、科学楼、艺术楼、钟楼、校史馆、公寓楼等。教学区设有117个多媒体教室,6个智慧教室,总座位数12417个;5个语音实验室,总座位数187个;17个通用机房,总座位数1106个。学院还建有10个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浙江省本科院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浙江省本科院校省级合格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完善。

校史与历年大事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自2000年建校以来,历经多次重大发展节点。2004年通过教育部专项检查,2006年迁至杭州仓前,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迁至绍兴上虞,2019年通过省级验收,2022年学生规模突破万人。学院始终秉承“厚德致远,博学敦行”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特色专业与就业情况

学院现有31个本科专业(方向),涵盖了理、工、艺、经、管、法、文等七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纺织、服装、艺术设计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其中,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产品设计、动画、纺织工程为省一流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产品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为省新兴特色专业,艺术与设计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就业于长三角地区的知名企业,如阿里巴巴、华为、海康威视等。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29人,辅导员47人。高级职称132人,博士学位16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86.87%。近年来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5人,浙江省优秀教师2人,浙江省优秀辅导员2人,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1人,绍兴市高级专家1人,绍兴“名士之乡”特支计划教育拔尖人才2人。

学科门类齐全

学院现有31个本科专业(方向),涵盖了理、工、艺、经、管、法、文等七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纺织、服装、艺术设计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其中,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产品设计、动画、纺织工程为省一流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产品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为省新兴特色专业,艺术与设计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完整

学院面向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学生10700余人。学院以培养“基础实、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实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学分制;实施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弹性学习期限为3至6年。在学院规定的学习期限内达到毕业学分和学位授予条件要求,颁发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各类竞赛硕果累累

学院每年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学科竞赛中获奖数均过百,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加强应用型建设试点本科院校”,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获奖成绩多次在全省独立学院中名列前茅。

党建引领校地融合扎实推进

自迁建上虞以来,校地双方始终坚持双向赋能、双向培养、双向合作、双向互动。学院紧密结合地方产业需要,优化专业布局,新增应用化学、酒店管理、数字媒体艺术、行政管理专业4个专业,新增服饰品设计方向。拟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专业。近五年累计立项校地社会服务类项目125项,研究经费突破1900万。

学院正秉承“厚德致远,博学敦行”的校训,遵循“规范办学、提升质量、培育特色、塑造品牌”的办学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练特色办学,深化内涵发展,推进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建成具有一定省内影响力、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