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电子科技大学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同举办。学校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中山大学孙文学院,1995年更名为中山学院,2002年正式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经过38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广东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被遴选为“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并入选“省市共建”高校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发扬“敢为天下先”和“爱国奉献”的精神,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为三大核心战略,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近1.8万人,设有11个院(部),包括电子信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材料与食品学院等,形成了以电子类专业为核心,工、管为主干,工、管、经、理、文、法、艺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校史与历年大事
1986年,中山大学孙文学院成立,标志着学校正式起步。1995年,学校更名为中山学院,开启了省市共管的新篇章。2002年,学校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正式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2016年,学校被遴选为“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并入选“省市共建”高校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2019年,学校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再次获得二等奖,标志着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特色专业与学科建设
学校以电子类专业为核心,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此外,“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广东省高等教育第一轮“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学校现有39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另有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18个广东省优质专业。
就业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就业于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互联网、金融等行业,部分毕业生进入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工作。此外,学校还积极推动学生创业,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年来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
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构建了“三阶段培养、多路径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全过程、阶梯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等立项,获国家级一流课程认定1门、省级一流课程认定38门。学校还积极推动科研创新,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90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180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被评价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英、加、意、日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著名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培养国际化人才。学校每年派出骨干教师到国(境)外高校进修深造,并邀请海外专家学者到校任教、开展学术交流。学校现有海外硕士、本科联合培养、暑假海外小学期、交换交流生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发展平台。
校园环境与设施
学校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位置的中山市城区中心地段的莲峰山上,校园环境清幽,被誉为“城市中央的花园大学”。学校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藏书达280万册;拥有高水平教学实验室近百间;建设有高标准学生公寓及食堂,所有宿舍均装配空调;设施完善的体育馆、运动场及优雅的校园景观,为学生提供了潜心求学的良好环境。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将继续以教育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宗旨,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加快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