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
武昌理工学院创办于1997年,是一所以工学为主体,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法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占地82.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4万平方米,坐落在美丽的梅南山麓,被亚洲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三面环抱,欧式风格建筑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风景如画,是全国十大美丽湖景校园之一。
学校设有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建造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健康与护理学院、商学院、文法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影视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适素质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4个学院,开设57个本、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国际学生19000余人。
校史与历年大事
武昌理工学院自1997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持“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校训,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2005年,学校首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志着其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国家认可。2015年,学校成为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独立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任务的高校,进一步彰显了其在教育改革中的领先地位。2018年,学校再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荣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成为全国同类高校中的佼佼者。2020年,学校获批设立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标志着其研究生教育迈上新台阶。2023年,学校在神针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排名中获评“最佳科研生态位”民办本科院校,科研实力得到广泛认可。
特色专业
武昌理工学院在智能科学与技术、环境与生物医药、工程造价、工商管理、护理学、文化艺术等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群。其中,人工智能、智能建造、生命科学、健康与护理等专业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显著优势。学校还拥有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1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及多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就业情况
武昌理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7%以上,签约率曾连续两年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名。2024年考研上线率高达26%,超30%的毕业生就职于国家500强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事业单位,涌现出一批年薪在20万以上的就业“高薪族”。学校培养出了以华为“天才少年”张霁、知名企业家卢伟坚、解砾、周艺君等为代表的8万余名高素质人才。学生自主创业蔚然成风,成功创业者3000余人,资产过千万的达千余人,部分校友公司资产达到数千万乃至上亿元。学校多次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100强”“中国就业竞争力民办大学”等殊荣,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高达97.21%。
师资力量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8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近50%,博士教师占比近30%,硕士、博士教师占比84.77%,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41.8%。学校还拥有院士、长江学者、楚天学者、黄鹤英才、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等名家大师近百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8人,外籍专家教授20余人。
教学科研设施
学校拥有224个一流专业实验室,涵盖工业机器人、VR技术、3D打印、大数据、网络安全、物联网技术、无人机低空遥感等前沿领域。图书馆建筑面积30707.1平方米,纸质藏书186.6万册,电子图书223余万册。学校还建有263个实习实训基地,其中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
国际化办学
学校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第二名,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的6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现有在校国际学生300余名,与加拿大尼亚加拉学院合作成立“中加学院”,与英国多所高水平大学合作成立了“中英学院”,设立世界百强名校硕士预科点,开办本硕连读项目。
社会声誉
学校被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连续两届授予“湖北省级文明校园”,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在2023年和2024年ABC中国民办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二名。学校连续多年包揽全国七大权威媒体年度教育总评榜第一名,多次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100强”“中国十大品牌民办大学”“中国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等。
武昌理工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按生源所在地的高考录取批次线择优录取。专科生经考试合格可以升入普通本科。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颁发武昌理工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武昌理工学院学士学位。